周后稷
2011年07月12日08:54 新浪读书
(周本纪原文)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穀。”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
后稷的母亲叫作姜原。姜原的娘家是有邰氏族。姜原为帝喾元妃。关于后稷的出身,周本纪交代这么多。司马迁依据的资料就这么多。在今天,也不能知道更多。司马迁对资料作了大脚印的整理。
先说后稷这个名字。周氏族是将后稷当作起源祖先。显然,这个后稷不是个人名。那么,是什么名字呢?后稷源自一片水域。这一片水域叫作稷泽。已经讲述过渭河大湖。稷泽就是大湖的东岸,从东岸看到的大湖就是稷泽。因为淤积作用,大湖的东西2岸呈水湿地地貌。
周人记得稷泽,知道周祖先是在稷泽生存过,是稷泽这一片水域养育出来周氏族。很自然,稷泽就是周氏族的母亲泽。周氏族将稷泽当作祖先崇拜。
祖先是一种崇拜,并不是血统的祖宗。血统的祖宗是在商周的诸侯国时方才出现。祖先崇拜的出现是在氏族开始时,大约在公元前4千年。更早时,在始族时,不懂得崇拜,当然,也没有祖先崇拜。周氏族树立(寻找)祖先,树立起来稷泽。因为稷泽对于周氏族的生存贡献最大。
说稷泽是周氏族的母亲泽,可以从后字看出来。氏族时树立祖先,是将祖先想象为人的形象。这就象对动物神的崇拜。在始族晚期,出现动物崇拜,也是将动物神想象是人的想象,人面,动物身子。既然这样,周氏族在稷前面加后字,以示祖先的后稷与母亲水域稷泽相区别。
(对于祖先崇拜的制作,由祭祀巫祠完成。但是,史记不说巫祠,周本纪不说巫祠。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祖先时代的讲述全部赋予人的形象。)
因为赋予祖先以人的形象,自然的为祖先制作出身。对于祖先崇拜的制作,在今天,知道了是制作,是编造。但是,周氏族不是编造,是在寻找,他们相信找到了后稷的出身。后稷的母亲叫作姜原。
为后稷寻找母亲,在今天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凭空编造,毫无根据。但是周氏族为后稷的母亲找根据却很容易。在始族时代,有祭祀辞。祭祀辞宣讲迁徙。对于祭祀辞,在今天是看不到了,已经丢失,但是,周氏族时还有流传,还记得。周氏族的迁徙祖先在姜生存过,或者,有过一支叫作姜的迁徙祖先。周氏族找到姜,这个姜就是后稷的母亲。姜母亲生育了后稷。
可是,后稷的母亲为什么叫作姜原呢?原是后配的词尾音。原是对渭河地貌的描绘。在渭河2岸,是台阶式的平地。这样的平地叫作原,例如,五丈原,周源。姜原应当是姜祖先生存过的平地。
有邰氏。有邰氏族是姜原的娘家氏族。有邰氏3个字。氏是附加词。有是渭河方言的语言习惯。因此,姜原的娘家氏族叫作邰。关于邰,山海经有记载,有叫作邰玺的神将农耕技术传播到人间。邰玺的玺字是词尾音,例如,伏羲,华胥。那么,这个农耕神就是邰。周氏族将有邰氏当作姜原的娘家氏族。
有趣的是,周本纪说,后稷后代在夏朝为官。夏人与伏羲是分支氏族。那么,这个邰应当是夏神,或者是伏羲神。周人崇拜夏人,树立夏氏族为夏朝。将这些连起来,应当是情节很丰富的宣讲。可惜,丢失了。
关于姜原为帝喾元妃,已经讲述过,其实,妃,就是圣人婚配。殷本纪,周本纪都不说圣人婚配。对圣人婚配使用了妃字。周本纪说,姜原出野,见巨人迹,践之而身动如孕。巨人迹,神的大脚印。显然,姜原是在母系制时期。在母系制时期,知母不知父,这个大脚印就是后稷的父亲。
说到后稷的出生,周本纪记载了丰富情节的评书故事。评书故事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村落环境。故事的环境在哪里?在半坡遗址。或者,在类似半坡遗址的村落。请读者参看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
结冰的壕沟围绕村落。村落里有隘巷,有牛羊,有树林。可是,姜原为什么不将后稷弃到壕沟外面?氏族的墓地在壕沟外面。原来,半坡人的习俗是孩子留在村落,成年人死了才送到村落外面墓葬。
本书不想牵强附会,只是后稷故事的情节与半坡人太巧合了。本书告诉读者,古书的华胥,考古的半坡人,周氏族史诗的后稷,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事情的描绘。因为角度不同,可能有不同的侧重。但是,这样细微的差别,在今天已经无法分辨出来。母系制,帝喾传播圣人婚配,半坡遗址,华胥,这些关键词告诉我们后稷的出身环境,告诉了我们后稷的历史背景。
周本纪说,尧举后稷为农师,舜封后稷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这些话都是参照尚书,尧舜禹背景推测出来,不太可信。尧舜禹,夏的故事不在渭河发生,而且,年代也远比渭河大湖和稷泽晚。
殷本纪讲述大商,是从契说起。在契以前,有太行之山的经历,没有讲。周本纪讲述周氏族,是从后稷说起。在后稷以前有华胥的经历,没有讲。尚书讲述中国史,是从尧舜禹说起。尧和舜是商周时期的巫祠首领,因为参与800诸侯而著名。在年代上,实际上是当作周朝的起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