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斗虎龙长卿01
说起龙长卿(1861—1946年),湘黔边境苗区妇孺皆知。他是民国年间湘西苗族的著名武术大师,许多徒弟至今健在。他的套路手法至今在湘黔两省边境仍广泛流传,形成了苗拳中的一大流派。
猛虎凑威传大名
龙长卿,凤凰县夯滚寨(今凤凰县山江乡凉登村)苗族农民。他并非武术世家出身,但从小心明手灵,力气过人,也曾于寨上跟别人学了一些拳棍。他家住在一座大山顶上,四面陡削,周围群峰拥簇,沟壑丛杂,小径如羊肠盘旋。
一天,他挑一担谷子去山下溪水边的碾坊碾米,回家时天已黑下来了。因是月初,天空也只有一轮模糊的月亮,稀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当他挑着100多斤大米翻过山坳行至“老虎口”时,已经是精疲力尽了,习惯地放下担子歇息一会。“老虎口”下临悬崖深谷,上为一巨石凌空横起,像虎口那样贪婪地像要含吞过往行人。他坐在老虎口中,准备好好地休息一下,可是山里蚊子多,使他坐卧不得安宁。于是他解下装糠的麻袋将头裹住,身子横躺在石板上慢慢地入睡了。不知过了多久,他忽觉得有个什么东西在触动他,他睁开眼透过麻袋缝隙发现一个大动物正在嗅他的头。“啊,老虎!”他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他深深记得,父亲曾经对他讲过,老虎是不吃死人的。因此,他只好装做—个“死人”,于死里求生。
老虎第一次嗅了嗅,走开了,他还是不敢动弹。因为他知道,老虎正坐在旁边窥视他。他若一动,老虎会马上将他叼住。过了一会儿,老虎第二次又来嗅他,也同第一次一样地又走开了。当老虎第三次来嗅他时,他可急坏了。他常听人们传说,老虎第一二次是来试探的,而这第三次是真的来吃人了。还说,老虎吃人月初先吃头,月中先吃肚,月尾先吃足。此日正值月初,老虎肯定先从他的头吃起,这可怎么得了。“啊呀”一声大喊,他倏地站了起来,又本能地向老虎猛推过去。那老虎第一二次十分警惕,第三次认为是到口财喜,万无一失,便丧失了警惕性。谁知龙长卿大喊一声,猛地一掌推来,老虎受一大惊,仓惶向后一纵。也是天缘巧合,老虎这一纵迫于本能,不小心跌下万丈悬崖摔死了,龙长卿侥幸脱命。然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竟传成了龙长卿月夜打虎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了。不少外人慕名而来向龙长卿投师,龙长卿有口难言,只得离开家乡,出门访师学艺,从此开始了他的武术生涯。
缠棍一招重投师
龙长卿先后投师12人。学得最久者是苗族著名武术大师杨金膀。龙长卿请杨师傅到家中传授,并答应养老送终。杨金膀便到龙长卿家教了七八年,将平生本事尽传龙长卿。这杨师傅有个癖性,即每五天都喜欢到得胜营(吉信)赶一场,与一些武林老手买盅老酒对饮。龙长卿便每场要挑3老斗大米(每斗37斤)到场上卖掉给师傅作点心钱。这样七卖八卖,龙家几乎濒临于倾家荡产了。可每次卖米,杨师傅把所得钱全部拿去,吃中饭时也不喊龙长卿搭着吃一碗。夯滚寨到得胜营有30来里路,来回60来里,龙长卿空着肚子跟着杨师傅回来,心里不禁发起牢骚来。有一次,龙长卿找个借口说:“师傅,我跟你学了这许多年,不知得真功夫没有?”杨金膀说:“那你就找个有本事的师傅去试一试。”龙长卿说:“这一带有真本事的师傅只有你。我怕徒弟冒犯师傅,要不,我就同你试一试。”杨金膀教龙长卿七八年,对龙的性格自然摸透了,早预料到这一着。然而他见龙长卿刻苦好学,能举一反三,且体力又大,手脚灵巧,是一块学武的好料子,决不能因其性格上的小毛病而误了他的学业。杨金膀仍无保留地教他,而赶场挑米不给他饭吃,是有意激怒他,让他将藏得很深的性格毛病表露出来,而后再收服他,他于是答应与龙长卿过手比试。此时,杨金膀年事已高,虽则桩步技艺不减当年,可体力是大大衰退了。而长卿已近壮年,正是稳力之时,功夫已学了十之八九,且又有其他师傅传授的一些绝技在身。因此,两相比试,杨金膀只有招架之功,结果被龙长卿打败了。杨金膀说:“功夫你已学全了,我呆在这里也无益了。我所收工钱暂寄你家,你好自为之。”说罢,大步离去。龙长卿也不过多挽留。
杨金膀离开龙长卿后,独自沉思:龙长卿的性格毛病早已觉察,此次比试果然表露出来。如因此而离弃他,他的技艺便到此止步了,可惜一块好料子尚未炼就成钢。况且自家早年只生一女无子继承,而其他徒弟虽众,然没一人能及龙长卿,若一辈子没教出一名高徒,脸上也无光彩。于是决心再次收服龙长卿,炼铁成钢。7天以后,杨金膀又去找龙长卿,借口说:“我到麻阳滕黑子(麻阳有名的武术师傅)那里学了一手功夫,到你这里试一试,看用不用得。”龙长卿欣然同意。两个比试棍术。龙长卿刚一出手,便被杨金膀连棍带手缠住了,再一挑,棍飞人跌倒。龙长卿跪在杨金膀面前:“师傅,上次冒犯,望多多海涵,请将此棍法再教我肯么?”
杨金膀坐在凳子上,呼他起来。杨说:“这手棍名叫‘缠棍’。俗话说:‘不怕千棍打,只怕一棍收,若果用缠棍,天下无对头。’过去我所教你的手法棍法,都留了一点诀窍,怕的是老虎跟猫学艺,得了本事以后不认师傅。你果然也是一样。”龙长卿再次跪下道:“过去,徒弟凡眼不识真人,从此以后,如再有异心,雷打火烧。”杨金膀笑道:“我是有意来给你补教的。若不愿教你,我就不来了。”
师徒二人重归于好,恩爱之情倍增。从此龙长卿更加诚心刻苦,杨金膀将平生所学尽予传授。杨金膀去世后,龙长卿披麻戴孝,亲自送师傅上山。
棒棒烟杆震黔东
杨金膀在世时曾对长卿说过:要想胜过天下师傅,必须先向天下师傅求教。龙长卿想取苗疆各家各派之长而集于一身,除在湘西拜了12个师傅之外,还想云游贵州,以武会友,学些新鲜技艺。民国20年(1931年),他装作个帮工汉来到贵州省思南府,闻讯苗老师王柯成师傅武艺高强,便往会识。他仍以“帮工”身份来到王柯成家。王柯成见他衣着褴褛而身材魁梧,认为是个有力气的人,便留他在家帮工。时值八月中秋,王柯成酒后在庭院演习武艺。忽闻墙头有响声,举目一看,见一人影溜走。急唤家人追察,原来是帮工龙长卿。王柯成大怒,可又心想,一个帮工为何会偷看我习武?想必是爱武之人。便要龙长卿与自家比试一下。龙长卿连连赔礼道歉,再三推说自己不识武功,只是好奇而已。王不信,定要龙比试,长卿无法,只得依从,要王师傅先动手。王柯成也不谦让,便一拳打来,龙长卿虚晃一下,躲过了王的进攻。王又乘机猛击一掌,龙一把勾住王的手弯,轻轻一抛,抛上了几尺高,丈多远。尔后又抢一步接住,乖乖地将他放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说:“王先生,请坐。”满院子之人为之赫然,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王柯成则打心眼佩服,转请龙长卿在家教习武艺,待为上宾。
龙长卿在王家住了一段时间,又被青杠寨人请去教堂子。青杠寨习武人之不少,然功底深者不多,有30人拜龙长卿为师。龙长卿认真教习,不觉48天过去,已满一堂了。龙长卿正准备毕了堂子收点师傅钱回湖南。在毕堂子那一天,徒弟们杀猪宰羊,且每人10块光洋共300块酬谢师傅。谁知青杠寨附近有个和尚,自称少林法师,带了一个徒弟,常在思南印江一带逞强。近闻龙师傅教满堂子,有一大笔钱财,便事先买通了龙长卿的几个徒弟,想乘机来破堂子夺取龙长卿的师傅钱财。龙长卿全蒙鼓里,毫不察觉。谢师傅的仪式正要举行,那和尚带着徒弟突然跨进门来“拜会”龙长卿,言道:“近闻龙师傅毕堂子即将返里,愚僧特来饯行。你湖南是师傅,我贵州是徒弟,请受此一拜。”说着便要下跪。龙长卿慌了,忙说:“使不得,使不得。我龙长卿从湖南来,初到贵地,人生地不熟,不得事先拜望大师,大失常礼,望大师多多包涵才是。”说着,便去扶那和尚。谁知那和尚双手突然抱住龙长卿的双脚,用肩顶住膝盖往后推,企图折断龙的双膝。龙长卿起初未察觉和尚恶意,待和尚动手后方知来者不善,立即蹲成藏山桩,和尚推拉不动。他随即抱住和尚腰往后一摔,早摔去了丈来远。可那和尚手脚也很灵便,顺势一个筋斗站了起来。龙长卿见状也不由一惊,笑道:“龙师礼节太大了。”和尚心里也大惊,于是强装笑脸道:“刚才小意思,大礼还在此!”说着“倏”地抽出佩剑。龙师傅早看在眼里,可他身上没带有兵器,只捆了一条腰带,别了一根棒棒烟杆——这烟杆多用紫檀木仿竹子雕刻而成,内灌锡铅水,重约两三斤,平时可用来吸烟,战时可用作兵器护身。这是凤凰苗族青年常配在腰上的一种护身武器,龙长卿出远门,自然少不了要带这“棒棒烟”。龙长卿答道:“大师若肯讲情面,便请入席同喝一杯,交个朋友;若实在要过意不去,我这里也有‘礼’相还。”说着,顺手抽出棒棒烟杆。看到这种场合,大家知道事情不对头了,许多徒弟忙来劝阻,可也有几个事先被和尚买通的歹徒借口让大家开开眼界,坚持要让他俩比武。那和尚二话没说,操剑直取龙长卿。龙长卿不慌不忙,挥起烟杆一个健步赶上前迎击。于是,一把七星宝剑,一根棒棒烟杆,便在堂子上厮杀起来。开初,龙长卿因是外地人,只想比试比试,让那和尚心中有数即可,自己也好无事回家,于是,只招架而无攻杀。谁知那和尚居心不良,尽往致命处击来,且有几个徒弟见和尚不能取胜,便嚷道:“湖南佬是师傅,贵州是徒弟,应该两个对他一个。”说着,也拔剑出来。于是,两把三尺剑对一根棒棒烟。龙长卿隔挡一阵,边招架边劝那和尚道:“大师应心中有数了,还是以武会友好,何必如此相逼呢?”那和尚边攻边答:“有本事尽管用,少罗嗦!”说着虚削一剑转手直往龙长卿腹部击来。龙长卿腹背受敌,遭此一剑,差点失手。于是怒火三丈,猛地一个“七”字步,退于两敌身侧,棒棒烟一压,那徒弟的剑早脱手落地,再一反敲,那和尚招架不及,正中太阳穴,摇晃几下倒了。龙长卿索性把那歹徒再补了一烟杆,也不管他死活,只说一声“得罪各位了”,操着烟杆大步走出门去。屋里的人呆若木鸡,待大家醒悟过来,龙长卿早不知何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