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发现肿瘤时已经是中晚期了?
5月20日,贝壳找房发布消息,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先生因疾病意外恶化于2021年5月20日去世。据武汉晨报消息,贝壳找房内部人士说,“(左晖患上)肺癌,应该有段时间了。”
我身边有亲戚发现癌症晚期,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这是因为很多癌症早期几乎没什么症状,即便有些不舒服,也很可能被忽视。等到出现不适症状,已经是中晚期了。
因此,定期体检尤其是防癌早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周围很多人确实是很注意积极预防检查的,不过一些人虽然参加常规体检,但抽个血、拍个片就走人了。等到发现癌症的时候就很困惑:我之前的体检报告明明是没什么问题啊?
为什么每年体检,癌症发现时还是晚期?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肿瘤发现时都是晚期,因为有一些肿瘤进展相对缓慢的,或者症状出现的比较早,再或者正好在体检时被发现,因而可能在早期就被发现。比如女性可以自己经常摸一下自己的乳房,如果发现有包块,就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已经有很多女性通过自检的方式筛查出乳腺癌,对于这些早期患者来说,治疗的预后还是相对较好的。不过,也有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非常快,比如肝癌、肺癌,有时候癌症的进展速度非常迅速,体检时没有发现异常,却很有可能在那个时候已经“暗流涌动”了,当出现症状的时候再去检查很可能就是晚期了。
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CT!
肺癌的筛查比较简单,主要做低剂量螺旋CT,相比较胃肠镜等检查,胸部CT的普及率逐渐提高,正因为此,目前早期肺癌的发现比例比以前有所提高。
40岁以上健康人群,建议每2年做一次胸部CT。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都要做一次胸部CT。
哪些为肺癌高危人群?
肺癌高危人群是指45岁以上,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①吸烟≥20包/年,或者吸烟指数400以上(吸烟指数=吸烟的年数×每日吸烟的支数),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长期被动吸烟者;
③有职业暴露史(烟尘、有毒化学气体、石棉、铍、铀、氡、放射线等接触者);
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矽肺、肺结核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还有其他几种常见的癌症筛查(具体见配图)
肝癌筛查:记住甲胎蛋白+B超!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对于高危人群,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乳腺癌筛查:建议通过乳腺钼靶来判断。
宫颈癌筛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TCT检查。可以明显提高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前列腺癌筛查: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来排查,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食管癌筛查:推荐对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比如轻度异型增生建议3年随访一次。
胃癌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
不要逃避体检,也不要“假装查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