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女生万红英不幸病逝
万红英躺在病床上。
南师大21岁坚强女孩弥留之际劝慰亲人:“嘘,别让哭声惊扰楼上的妈妈”
现如今,大多数独生子女都是家长呵护的明珠:捧着怕掉了,含着怕化了。但也有这样一位女孩,为了不给胃癌晚期的母亲增加痛苦,同样胃癌晚期的她,忍受着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强装镇定去和妈妈告别,去医院“开学”。妈妈刚走11天,胃癌女孩也走了。
这是上个月发生在南京的一个不幸和沉痛的故事。但在悲伤的主调里,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到昂扬的音符:坚强、担当与乐观。这样的品质,应该被更多生活无忧的孩子深深记取。
记者手记
记者赶到位于仙林的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大三女生宿舍。504宿舍的1床,主人万红英前两天已去世,如今床铺空荡荡。空得让人恍惚,也让人黯然神伤。室友抚摸着她的床铺掉眼泪:“到现在,都感觉是做梦。”
“两个月,她没叫过一声疼”
万红英的辅导员徐剑波老师正在拉萨,说起万红英,遥远的电话那头哽咽了:“2月23日下午,得到万红英家人同意后,我在班会上说了她的病情。说完,教室是死一般寂静,然后大家都哭了 ”大家都不相信厄运会一次次降临到这么乐观坚强的女孩身上。
“万红英高二的时候,万妈妈就查出了胃癌,此后她家境一直不好。”室友王姗说,“而万红英却一直乐观,从不抱怨,相反勤奋而开朗。她的PPT做得棒极了,每次她都免费给学习小组做,乐呵呵。冬天考试前图书馆的位置最紧张,她总是6点半就帮我们抢好位置,我们不好意思,她总笑笑:这点小事,算啥!”
从查出胃癌到去世,只有短短2个月。红英去世后,室友王维娟和王珊结伴赶去江阴送她最后一程。“万爸爸哭着对我们说,红英就是太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啊。生病后,她总是安慰爸爸。化疗时,头发掉得不成样子,她也总是对着镜子笑。一直到临终,她始终没叫过一声疼!”
同学朱惠红着眼睛告诉记者,“万红英很节俭。她总是什么便宜就吃什么,袜子破了自己补补继续穿。大学没用过家里一分钱。除了申请助学金,她一周两晚在学校培训中心打工,所有的周末都用在了兼职家教上。”
数科院党委副书记赵静亚先后去江阴两次,将学校募集的18万捐款陆续送给这个贫困的家庭,但这最后一别,竟成回忆!提起万红英,赵老师红了眼圈:“她成绩在班级一直前10名左右,十分勤奋。每周末,她要去汉中门附近一小区做家教,晚9点结束,没通地铁前,她要倒公交,回到学校差不多10点半了。接着,她背着书包直接去通宵教室看书,看到11点半才肯回宿舍。”
在班长王涛印象里,万红英花钱最“大方”的一次是去年暑假,她花了100多元帮母亲购买了一块玉佩。“万红英常说,我工作后,一定多挣钱让妈妈活得幸福。”
2月16日,万红英住院治疗,为了让重病在身的母亲放心,一周后,她强忍着病痛从医院请假回到家中。走到妈妈床前,强装轻松地说:“我马上要开学去学校了,妈你多保重啊。”妈妈说,“你走吧,好好读书啊。”而这一别,竟成永别。
“爸爸别哭,对不起 ”
江阴市璜土镇石庄村万红英家,父亲万志明坐到记者面前,未及开口已是红了眼眶,继而以手掩面抽泣,最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12天前,他强忍悲痛办完了妻子的丧事,一天前,他又送走了最爱的女儿。半月内接连痛失两位至亲,他的身心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就在前些天,万志明妻子在家病故,此时,躺在江阴人民医院病床上的万红英病情也出现了急剧恶化。看着气若游丝却仍牵挂着母亲的女儿,万志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不能让红英知道这个消息!”每当万红英问起母亲的情况,万志明总是强忍泪水安慰她:“姆妈在家呢,你要回去看她,就快点好起来。”
病情的急转直下出乎预料。当万红英已近弥留之际,家人带着她回到了家。此时的万红英仍然不知道母亲去世的消息,面对趴在她床前痛哭的父亲,万红英用尽最后的力气作了个手势:“嘘。”爸爸把耳朵贴在她嘴边,她轻声劝慰:“爸爸,轻点,妈妈在楼上会听到的。”看着这么懂事的女孩,前来看望的乡亲、邻居们忍不住低头悄悄擦眼泪,大家谁也没有说话,“就让红英在天上和妈妈相聚吧。”
直到离开人世,万红英始终以为母亲还活着,她带着对母亲的无限留恋和美好祝愿安详地闭上了双眼。在她心里,所有能为母亲做的,她都已经做了。她唯一感到愧疚的,是父亲,因为她从此再也不能照顾家庭,为父亲分担了。
“爸爸,对不起。”想起红英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万志明泣不成声。“燕头(万红英的小名),是我对不起你啊!”万志明说,万红英的母亲在四年前得了胃癌,治疗花光了全家的积蓄,连唯一一套拆迁安置房也卖了。全家每月不到900元的收入,既要给妻子看病,还要给女儿交学费,日子过得实在窘迫。万红英在学校里总是节衣缩食,课余还兼职做家教,除去生活费,其余的钱全部寄回家里给母亲看病,去年新学期开学,万志明拿出500元交给女儿,嘱咐她买点吃的,可万红英只拿了300元,剩下200元又悄悄塞回到妈妈枕头底下。
“她从小就懂事,虽然年纪小,却很懂得照顾家里。”姐姐万红亚回忆道,万红英还只有八九岁的时候,就帮妈妈卖包子,每天早晨四点多钟就起床,边卖包子边看书。母亲生病后,万红英只要放假回家,就整天守在床前伺候母亲,“她穿着羽绒服,一只手帮妈妈按摩,另一只手就叉在腰上。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原来是太疼了,用手顶着不让人发现。”
叔叔万志刚告诉记者,高中毕业的时候,万红英就发觉自己胃不舒服,但一直忍着,直到今年元宵节才被父亲发现。“我问她,身体不舒服为什么不讲,她说母亲得了这个病怎么讲。她放假回来,每天晚上都要服侍母亲,就是自己生病了,还撑着帮母亲把尿。”
“燕头是个好孩子。她知道自己不行了,还一直劝我要坚强。在医院,红英总是说,别哭啊爸爸。还一再跟我说,如果捐款用不完,今后一定要回报社会。”万志明告诉记者,在办完女儿的后事后,全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将社会各界给万红英治疗的捐款用于社会慈善事业。“以后,只要有困难的人,特别是年轻学生,我们都会伸把手,不能让他们再受万红英这样的苦。”
“坚强女孩,一路走好”
万红英出殡那天,石庄村来送她的乡亲排了1公里长,大家向这个坚强懂事的姑娘致以最后的祝福。
村民张元娣一提起万红英就哭成了泪人:“这个孩子就是太懂事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生那么重的病也不说。想起她细心地照顾妈妈,我们邻居没有一个不抹泪的。”
万红英走了,她生前就读的原青阳中学08届高三14班的同学纷纷来送她最后一程。班长王仪哭着说,得知万红英患病的消息后,班里迅速建立了一个公共账户,50多位分散在各地的同学纷纷把捐款汇集到这个账户中。王仪作为代表,将同班同学连同青阳中学全校师生捐助的16万多元款子,送到了万红英手中。“她当时对我说, 感谢母校,我会坚强地走下去。 红英,你怎么不守承诺呢?”
知道万红英去了,江阴人民医院医生护士都为这个姑娘感到惋惜。主治医生刘主任告诉记者:“她特别配合,即使身体出现严重反应也不放弃,她是多想快点好起来,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
在璜土镇机关工作的段玲华与万红英仅有一面之缘,但这个女孩却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2008年夏天,镇上召集部分新入学大学生开座谈会,万红英作为代表发了言,反复表态,学成后回报父母,回报家乡。“现在的孩子,有多少知道父母的艰辛,可是万红英懂得知恩图报。”
万红英去世的消息很快发布在江阴门户网站“暨阳社区”,到第2天,就已有2591名网友查看了这条消息,回复帖82篇。网友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一路走好,坚强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