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两周年:今日汶川点燃玉树明天希望
中广网 2010-05-12
这是青川县城沿河而建的滨河广场(4月30日摄)。四川震后重建将防灾减灾纳入建设范围,加强城镇避灾广场或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场所不仅为防灾避灾提供保障,还能满足群众日常的休闲、健身需求。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绵竹市东北镇卫生院前用于休闲、避灾的广场(4月11日摄)。四川震后重建将防灾减灾纳入建设范围,加强城镇避灾广场或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场所不仅为防灾避灾提供保障,还能满足群众日常的休闲、健身需求。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中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无情地摧毁了包括北川县在内的四川省的千万间房屋,8万多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或失踪。
汶川地震过后的2008年8月,中国政府承诺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区主要重建工作,使当地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09年3月,中国政府进一步宣布,三年重建目标要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这意味着,到今年9月,四川省将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城乡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重建任务。
数据显示,在震后整整两周年之际,汶川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已接近实现。
四川省建设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30日,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全部开工,其中已完工145.61万户,占需重建农房数的99.8%。城镇住房重建已开工25.72万套,占需重建套数的99.3%,其中已完工21.16万套,占需重建套数的81.7%。
全省地震灾区38个需要恢复重建的重点城镇中,有33个完成了重建主体任务。到今年9月,剩余5个受灾最为严重的汶川、北川、青川县城和映秀镇、汉旺镇,也将建成城镇基本框架,形成城镇基本功能。
过去两年,中国动员中东部经济较发达的18个省市和重庆市,对口支援汶川大地震灾区重建,累计投入数千亿元资金,建设了上千个项目,帮助汶川灾区建起了众多基础设施和安居房。
在应对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行动中,中国将扩内需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安排了总计超过3000亿元的地震灾后重建基金。
当汶川地震灾区经过短短两年重建即以崭新面貌示人之时,一千多公里之外的青海玉树也已全面展开灾后重建。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夺去了2000多人的生命。
5月7日,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率领党政代表团,来到四川省什邡市、彭州市、都江堰市,详细考察当地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学习重建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
“汶川地震死了那么多人,受灾比我们还厉害。”23岁的玉树藏族姑娘索昂永藏说,“这两天在电视上看到那里的人们都住上新房或板房了,生活很开心。”
“国家给了我们那么多资金支持,各个地方的人都来帮助我们,我想玉树的明天肯定会和汶川一样,甚至更好。”索昂永藏说。
来源:新华网 责编: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