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一路走好
6日早上五点多才得知噩耗:太公于当日凌晨0时48分去世。
抢救了72小时后,太公心电图的波形就这样在我外公、外婆、舅公、舅婆、姨公、姨婆等晚辈的注视下渐渐变平。他们失去了一个好父亲;我爸妈、舅舅、姨妈失去了一个好外公;我失去了一个好太公,一个曾经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太公。
小时候,逢年过节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太公,我总是飞奔到电话前,准确地按下一长串号码,我最最享受的,就是接通之后,电话那头太公用硬朗清脆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我们总会互道节日快乐,他询问我的学习成绩,我问候他的身体状况。有时候,太公兴致好,不知怎的就聊到了书法、京剧,懵懂的我在电话这头认真地听着,太公在电话那头滔滔不绝地讲着。呵,他一定一手提着听筒,一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我就在他身边。
后来太公太婆被接到上海与舅公同住。起初身体状况还过得去,只是每顿都得吃药,平常太公也会看看电视聊聊天,丝毫不向老去的年华服输。每次去探望他,总会看到他脸上慈祥的微笑,道别时他会抚摸着我的手,嘱咐我好好学习,每次我都不忘在他的脸颊上亲吻一下,他那灰白的胡子扎着我的脸蛋,痒痒的,很温暖。
而近些时候,太公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面色大不如从前红润,变得有些苍白,眼神也少了以前的神韵。渐渐地,连辨认我们的身份对太公来说都成了难事,平常的问候中我们听说:太公自言自语变得越来越多,没精打采,似乎正走向生命的低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每天都只是坐在按摩椅上,闭目养神,有时还念念有词。太公在思念自己的父母?回忆辛酸坎坷的一生?想他从前也有过的青春热血?还是念他与太婆两人抚养六个子女的不易?
5日,去医院探望,太公紧闭双眼,处于昏迷状态。嘴巴吃力地张着,在呼吸机的帮助下才能勉强维持呼吸,看得出,他很疲惫。病房里很安静,安静得只有太公呼吸的声音。一旁的监视器上,冰冷的数字跳动着,忽高忽低,令人不安。我含着泪,握着他的手,感受到了他手心的温度,呼喊他,却得不到回应。我多么想一遍又一遍地叫他,直到他再叫我一声“旻旻”
此时长辈们已经在着手准备后事。 我仍在一遍又一遍地祈祷。
谁曾想到仅仅在我离开医院12小时后,太公的心跳就停止了。
再也看不到他写书法,再也听不到他拉二胡,唱京剧,93年的人生,太公走完了。
我第一次面对亲人病故,竟是欲哭无泪之感。其实,坦然地接受与面对是最好的吧,太公活了93年,已是非常幸福、非常幸运的了。
6日清晨在太公的灵堂,我穿着孝服,心怀哀悼,在太公的遗像前磕了三个头,多么希望太公能用照片上那样安详慈爱的眼神,再看我一眼。
强忍着泪,——————太公,一路走好。
永远爱你的旻旻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