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九福谈素琴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12177845
本馆由[ 西边的太阳 ]创建于2012年06月06日

祝爸爸妈妈九九重阳节快乐

发布时间:2012-10-23 06:50:15      发布人: 西边的太阳
 

臧九福谈素琴

祝爸爸妈妈九九重阳节快乐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先祝爸爸妈妈九九重阳节快乐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和簪菊花等各式各样的习俗。

登 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但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现在楼房高了,我想登楼房顶、登城墙也应该是登高吧。

今天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公园对老年人免费入园、公交车、地铁对老年人免费入坐。今天我就准备从夫子庙启程经东水关、武定门、晨光1865、中华门、雨花台风景区游玩一天。主要是逛夫子庙品尝金陵小吃,游东水关揽秦淮母亲河、走明城墙登高远望、参观创建1865年的老晨光厂回顾军工历史、去雨花台登远眺城市新貌、缅怀烈士的足迹、欣赏秋菊品味生活,过个有意义、开心的老人节。

吃重阳糕

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今天准备在外面吃一天以糕为主,我也不知道南京什么糕叫重阳糕,反正贵的、好看的、松软的、没有吃过的、起名叫重阳糕的我就买点吃吃尝尝。反正今天是重阳节、是老人节、是我们老年人的节日。哼!不知道为什么单位还没有通知我们去参加活动,也可能忘记我们老年人了吧,看来人老了不值钱了。那我就自己看起自己、自己给自己过节。我今天的任务就是什么事情也不做、玩一天,就是“吃糕”、“登高(塔)”、“赏菊”、“饮酒”,只要高兴就好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2006年,我专门去过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旅游。桃源县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感受到陶渊明诗词文化的魅力。桃花源是桃源县的代表风景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有趣的传说,美丽的风景,独特的风味小吃,是国家AAAA级景区,值得游人来观赏、游玩,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今天我想在中华门和雨花台以及夫子庙一定有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的菊花。我一定要好好的欣赏欣赏。饮菊花酒的机会可能不大了,我还没有发现什么地方买菊花酒。不过我可以用葡萄酒来代替菊花酒,我自己酿的葡萄酒杭杭也在喝,并赢得了杭杭较高的评价。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还有将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

说真的插茱萸和簪菊花我真的不知道了,说来不要见笑,我还真的连什么是茱萸和簪菊都不知道。爸爸,我想您一定知道的比我多,好想听听您讲述重阳节的故事和风俗习惯……

爸爸、妈妈,您们在天堂也快快乐乐地过一次九九重阳节吧!

爸爸、妈妈,祝您们九九重阳节快乐!

                                                                                                                                             世权

                            2012年重阳节清晨于江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