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宛在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10975969
本馆由[ 雪儿 ]创建于2015年05月28日

致先叔琢如先生悼词

发布时间:2015-06-26 08:33:09      发布人: 雪儿
 

                   致先叔琢如先生悼词

                                   高若峰    00三年正月初三日

       先生琢如公讳与秀,好云华,安庆市迎江区新洲乡楠木村人,生于民国十一年壬戌古历612辰时。奈因近期肺病复发,医治无效,不幸于公元2003年阳历129逝世。噩耗传来,大江南北,家族同仁,莫不伤心哀痛,痛失一位贤达之士。若峰受向荣先生之嘱,谨作此文,致祭于先叔琢如先生厝山灵柩前曰:呜呼噫兮,想见音容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先生天资聪颖,自幼好学,读经史、博古今,尤擅联文,在全国征联大赛活动中,多次荣获奖状、荣誉证书,不妨略举一二:为纪念93年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作百字联一付,荣获优秀奖;为庆祝97年香港回归,亦撰联一付,荣获纪念奖,其所撰联文能给人以振奋和鼓舞,可见先生才华出众,众所推崇,文成锦绣,艺坛豪雄。惜乎,先生佳作如此之多,理应载谱供后辈学习,然而八修期间,竟无人所知,足证先生心底无私,不爱虚名,硕德堪钦。

       先生爱国爱乡,思想进步,早年参加革命,作风正派,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爱国热情,深为家乡父老之重信;50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楠木等学校任教师,呕心沥血育桃李,废寝忘食勤耕耘,成绩突出,深受家长欢迎,曾被教育行政部门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55年又荣获组织上批准为“安徽省工会联合会会员”,可见先生工作出色,成绩斐然,惜积劳成疾,致使早年身患严重肺病,经组织批准于64年病退。此时家族亲友均为之痛心,视之为“不治之症”,然而先生不以病为忧,坚持创作,胸怀大局,乐观向上,以满腔热情,对待社会,对待生活;以无私奉献之精神,视之为人生之乐。因而病退后脱险渐愈,出人之所料。奇也,如此之恶病,竟能轻轻松松活到八旬有余,此乃仁者必寿,天理之所在。

       先生谦虚和善,平易近人,对来求教者,莫不以礼相待,一一传受解惑,虽多问不厌,而不以年尊学富自居,可见为人忠厚,待人以善,先生待人以善,表现于年近八旬为本届普修人员乡民撰联,既是鼓励,又为谱牒生辉,因先生之联文富有名气,卓有特色,至为读者欣赏。若峰能有幸欣赏先生佳作,从中受益匪浅,至为兴奋。

先生敬宗爱族,(参与两届续修)97年带病参与八修,偕同采访组一行三人由新洲乘船出发,经十八家至牛头山。当到达此处时,先生病情突变,咯血高烧,同行者无不为其担忧,而先生置重病于不顾,稍有好转,便立即开谱稿,撰联文,一心扑在修谱上,至令人感慨者。我高氏原祠内悬有珍贵联文四、五付之多,向荣、若峰等仅记上下联部分,幸蒙先生一一补齐无缺,使其恭录于谱,博得家族同仁之好评,可见先生学识渊博,赋有天才,思想境界至开阔也。

先生创作虽多,然未能一一寄交报刊发表,致使丢失可惜,若峰不才又未能将其整理载于谱册,殊以为罪。望下届将先生联文一一恭录于谱,为谱牒增辉,供后辈学习,嗟乎,如此之才,若峰竟未能早识,至可惜也。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先生之德,招天之佑,德配斯老孺人,聪明贤慧,成为先生贤内助巾帼中之英雄。所育子女,均属俊秀:识时务,明情理,重道义,子孝孙贤,一家门第,三代教师。可叹者,后辈如此兴旺,门第如此生辉,理应多享天伦之乐,何以未至耄年而辞世耶?先生之逝世,诚乃家族之不幸,后辈学者之损失。能不为之痛心呼?追忆先生之为人,当学习无私奉献之精神,实现“三个代表”之重要思想,与实俱进,开拓创新,为振兴中华作出应有贡献。先生我无愧于一生,成为后辈学习之典范,如若有知,当含笑于九泉矣。唯愿先生英灵在,九泉之下乐安眠。谨献此文以志不忘,呜呼哀哉。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