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先叔琢如先生悼词
致先叔琢如先生悼词
高若峰 二00三年正月初三日
先生琢如公讳与秀,好云华,安庆市迎江区新洲乡楠木村人,生于民国十一年壬戌古历
先生爱国爱乡,思想进步,早年参加革命,作风正派,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爱国热情,深为家乡父老之重信;50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楠木等学校任教师,呕心沥血育桃李,废寝忘食勤耕耘,成绩突出,深受家长欢迎,曾被教育行政部门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55年又荣获组织上批准为“安徽省工会联合会会员”,可见先生工作出色,成绩斐然,惜积劳成疾,致使早年身患严重肺病,经组织批准于64年病退。此时家族亲友均为之痛心,视之为“不治之症”,然而先生不以病为忧,坚持创作,胸怀大局,乐观向上,以满腔热情,对待社会,对待生活;以无私奉献之精神,视之为人生之乐。因而病退后脱险渐愈,出人之所料。奇也,如此之恶病,竟能轻轻松松活到八旬有余,此乃仁者必寿,天理之所在。
先生谦虚和善,平易近人,对来求教者,莫不以礼相待,一一传受解惑,虽多问不厌,而不以年尊学富自居,可见为人忠厚,待人以善,先生待人以善,表现于年近八旬为本届普修人员乡民撰联,既是鼓励,又为谱牒生辉,因先生之联文富有名气,卓有特色,至为读者欣赏。若峰能有幸欣赏先生佳作,从中受益匪浅,至为兴奋。
先生敬宗爱族,(参与两届续修)97年带病参与八修,偕同采访组一行三人由新洲乘船出发,经十八家至牛头山。当到达此处时,先生病情突变,咯血高烧,同行者无不为其担忧,而先生置重病于不顾,稍有好转,便立即开谱稿,撰联文,一心扑在修谱上,至令人感慨者。我高氏原祠内悬有珍贵联文四、五付之多,向荣、若峰等仅记上下联部分,
先生创作虽多,然未能一一寄交报刊发表,致使丢失可惜,若峰不才又未能将其整理载于谱册,殊以为罪。望下届将先生联文一一恭录于谱,为谱牒增辉,供后辈学习,嗟乎,如此之才,若峰竟未能早识,至可惜也。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先生之德,招天之佑,德配斯老孺人,聪明贤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