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你从未听说的秘密……
1964年以前,深圳没有游泳池。
那时候,深圳人想游泳只好去广深铁路旁的深布河过把瘾。
深布河俗称沙河仔,水流清沏,河底有沙无泥,不少老深圳小时候都在这条沙河仔学会了游泳。
深圳的第一个游泳池建于1964年,当时为了召开宝安县工人运动会,发动了上千人参加义务劳动,在工人文化宫内挖了一个长50米、宽25米的大坑,坑里挖出来的泥土堆放在篮球场的四周成为观众席,而这个大坑灌满了绿色的鱼塘水后就成了深圳第一个游泳池。
运动会过后,人们觉得这个大坑还算好用,于是就用水泥浇筑起池底池壁,并从流经附近的深布河抽入活水,这个游泳池便变得似模似样,门票白天5分,晚上1角,引来不少游人泳客。
游泳池里的河水虽然新鲜,但又黄又浊,望不见池底,致使不少不谙水性的青年,不知深 浅,一头栽进水里,喝进不少河水。随同河水一同流进游泳池的还有小鱼、小虾和小青蛙等,这些动物与人同游共泳,有时会钻进一些女孩子的衣服里面,把她们吓得嚎啕大哭。
1977年,一支香港游泳队来深比赛,有些女运动员在香港游惯了碧波绿浪,面对深圳游泳池内黄浊的河水畏畏缩缩,甚至发令枪响了也不敢跳下去。有些同胞输了就抱怨,说是看不见池底笔直的黑线,以致游了不少弯路。
1980年,深布河上游的一间化肥厂把废水排入深布河,把河水染成黑色,游泳池也因此黑浪翻滚,臭气熏天,令泳客闻而生畏。
游泳池的一名救生员在一天中午独自闯进新园招待所4幢,声称要见市领导。自从深圳由县升格为市后,新来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就住在这里。
几名工作人员拦住大门并告诉这个不识规矩的小市民:市领导正在午睡。救生员死活赖着不肯走,他声称有重要事情必须见官。
招待所里面有三个男人听见外面喧闹,一起跑出来看个究竟,他们分别是市委书记张勋甫、市委副书记曹喜芝和市长贾华。
上图为深圳建市后首任市委书记张勋甫;下图右二为市委副书记曹喜芝,摄于1979年。
三位市领导没有官架子,他们耐心听完那个救生员为当时深圳人唯一可以游泳的“大坑”鸣冤喊屈。不久以后,市政府作出了扩建工人文化宫游泳池的决定,并拨出400万元专款。
1982年,深圳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游泳场在工人文化宫建成,场内既有比赛池,也有练习池,还有娃娃池,池壁镶上白色瓷片,注入清沏透明的自来水,深圳的游泳池从此告别了由绿变黄,又由黄变黑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