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记者与警察同样辛苦
警察老记联手“侦破”新闻
本报讯 9月28日下午,本报与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联合举办的“ 敦谊之旅·城市晚报首届公安报道专题交流恳谈会”在吉林市召开。
当日下午2时,吉林市北山公园冰雪大世界的会议室里气氛异常融洽,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李洪庆处长及各市州公安局主管宣传的领导与城市晚报领导、编采人员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公安方面的宣传报道。双方开诚布公,不断涌出新观点、新思路,在融洽友好的氛围里,寻找如何做好公安方面新闻报道的契合点。
李洪庆处长说,公安队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公安报道是广大读者离不开的新闻食粮。2006年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了“三基”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公安民警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重大成果,公安队伍建设有了长足进步,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安战线确实有许多感人的事迹需要宣传。我们在遵守公安宣传纪律的同时,弘扬公安民警的一身正气,正面宣传了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中作出的努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恳谈会由本报副总编辑贾艳玲主持。她说,城市晚报创刊24年来,一直重视公安报道、便民新闻等方面的报道,和公安系统广大民警同舟共济、结下不解之缘。这次交流恳谈会的主要目的,就是报社和公安系统共同研究解决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公安题材报道,加强双方合作。所谓“敦谊之旅”,就是“促进友谊”的意思。城市晚报执行总编杨光致欢迎词。他说,城市晚报自创刊以来与公安战线的朋友结成了深厚友谊,双方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共同努力下做出了大量优秀的新闻报道,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优质的公安新闻。他代表城市晚报对公安战线的朋友们表示感谢。会议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持续了3个小时,本报执行总编杨光在发言时,对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以及全省公安系统对城市晚报这些年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城市晚报一定会做好公安方面的宣传报道,消化吸收本次会议达成共识的观点和思路。
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李洪庆:
公安机关与媒体正良性互动
城市晚报与全省的公安宣传工作队伍是非常好的朋友。城市晚报对全省公安稿件的报道把握了准确的脉搏。新形势下,媒体更要宣传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让老百姓加深对公安工作的了解,民警每天在流血牺牲,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各级公安机关已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省公安厅每逢重大事件都会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第一时间与媒体沟通,这说明公安机关与媒体之间正在进行着良性的互动。以后双方还要经常探讨,不断更新思路,为全省读者提供更好、更鲜活、更催人奋进的新闻报道。(记者 张爽)
城市晚报执行总编杨光:
感谢公安朋友对城市晚报的支持
公安工作是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公安民警和新闻媒体记者共同承担着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而配合公安队伍打击犯罪、震慑犯罪,创建和谐社会,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也是新闻媒体记者应尽的职责。目前,如何增加新闻的魅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做好新闻报道工作需要创新思路,尤其是公安案件的报道,要尽量把有血有肉、鲜活的东西展现给广大读者。城市晚报会珍惜和全省公安系统的朋友结成的深厚友谊,会一如既往地向公安系统的朋友多请教,多学习,尽最大的努力把公安方面的新闻报道做出魅力来。(记者 高鸿)
长春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李博夫:
对于案件报道应从多角度入手
长春市公安局与城市晚报有着深厚的友谊。希望媒体对涉及警方的报道应该深入采访,不要道听途说,不要人云亦云,这样很可能产生实际情况与老百姓所说情况不符的现象。记者应该需要进一步核实事实真相,不要偏听偏信,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上城市晚报一直做得很好,希望能更好。对于一些警方的案件类报道,应从多角度入手,不要仅从案件本身去写案件,要看到案件背后的民警所付出的大量辛苦劳动,有的民警为了破案流汗、流血甚至牺牲,这些能从根本上反映战斗在一线的公安民警的艰辛。(记者 张志强)
白城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姚立武:
记者的目光可以放得更宽些
公安报道一直被称作都市类报纸的新闻“富矿”,如何把这个“富矿”挖掘好,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公安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立足本职打击犯罪之外,还有很多服务群众的好人好事,基层也总会涌现出很多先进事迹和突出人物,比如一线民警在工作中所承受的艰难险阻,其中不少细节并不为外界所知,但听到这些故事的人都会被他们感动,记者的目光可以放得更宽些,在单纯的某个案件之外,让《城市晚报》的读者看到警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还有更多应该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的东西。(记者 谭志斌)
白山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于洪波:
公安机关和媒体是“鱼水关系”
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之间是鱼水关系,双方对采访报道经常进行探讨,寻找报道最佳新闻点,目的是给读者提供真实可信且又可读的新闻。希望媒体与公安部门共同寻找一条既能把新闻报道做好又不违反纪律的途径,要在公共安全管理和公共信息传播这两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公安机关不应强迫媒体按照他们的要求去采访报道某些事情,媒体也应该对公安机关的一些难处多加理解。建议媒体在报道公安机关的一些案件时,多多展示公安民警临危不惧、负重前行、含辛茹苦、忘我工作的高尚精神。(记者 郑伟)
通化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王彬:
多沟通 多联系 工作更顺畅
非常感谢城市晚报和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创建了这次恳谈机会。通化市公安局与城市晚报社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城市晚报一直支持着通化市公安局宣传报道工作,两家的关系非常和谐顺畅。在公安宣传报道工作方面,我们两家要互相理解。一是公安部门要理解报社记者,支持报社记者,积极提供可报道的案件素材,配合记者搞好报道;二是报社记者也要理解公安宣传工作,一定在不影响案件侦破的前提下进行宣传报道。
(记者 王耀辉)
吉林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陈文成:
要挖掘民警生活细节
《城市晚报》及其前身《城市时报》一直与吉林市公安局保持良好的关系,20多年来,两家人就像如影随形的朋友。“敦谊之旅”探讨如何做好做精公安方面的新闻报道更是在全省都市类报纸中先行一步。公安民警是和平时期最可爱的人,需要公安机关的宣传人员与新闻记者们多多沟通,挖掘出来、报道出去,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民警展现在百姓面前。(记者 王静)
辽源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干事李风华:
要挖掘案件感人细节
记者与警察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的地方,在很多危险时刻双方都能出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因此他觉得,媒体与公安双方在工作的配合上,应该多理解、多沟通。
媒体对案件在没有彻底查清结果前,进行报道时,应该保证案件新闻源的准确与真实。
我来自一线,34岁生日参加围捕一名持枪外逃的命案歹徒,当办案民警在隐蔽的车内传递安全头盔时,车窗外一位父亲抱着孩子从容地走过,希望媒体能够挖掘这种案件背后的感人情节。(记者 高光大)
延边州公安局宣传处干事金成哲:
警察记者一样辛苦
我在延边大学毕业后到当时《延边公安报》当记者,了解到记者工作是忙忙碌碌,整天四处奔波、非常辛苦的职业。抽调到基层后参加搜捕凶手行动,曾与数百名民警蹲坑守候长达8个月之久,每天只啃面包方便面,发现警察生涯是多么艰辛。
两种职业的经历使我了解了记者与警察同样辛苦。尽管公安工作与新闻报道有时会有些小冲突,但此次“敦谊之旅”让记者和警察的感情进一步加深,我们会一如既往支持这张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