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痴心不改好人方文军的公益梦意外离世年仅40岁
中国江西网讯 他是一名普通的事业单位干部,多年前就“非常有远见”地借助网络发展壮大自己所热爱的公益事业;
他参与创建的东青在线助学网,让莘莘学子受益;如今,由他出任网络总监的南昌市崛美行动公益发展中心,依然跋涉在慈善的道路上。
元宵将近,他原想邀请一批孤寡老人过节,但,他却意外地走了——因突发脑溢血,不幸于2月5日离世。13年来,他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和慈善事业融为一体,无数人因此记住了一个名字:方文军。
追悼会现场
痴心公益13载的好人
2月9日,南昌大雪。
李媛群老人踩着厚厚的积雪从省府大院出发,前往福州路追思她心目中的好人:方文军。
老人一手拿着一本画册,一手拄着一把伞。
老人边抖落身上的雪花,边对新法制报记者说:“别迟到了。”
老人手中的画册是南昌市崛美行动公益发展中心(下称“崛美”)为她免费制作的,里面记载了她的人生经历和家庭,图文并茂,非常精美。老人“很满意”。
李媛群78岁了,听闻方文军逝世,“当时很震惊,这么年轻,我一晚上都没睡着”,“所以今天一定要过来”。
下午2时,南昌市崛美行动公益发展中心办公地,哀乐低回,在场的所有人都神情凝重,缅怀、追思他们心中的好人、好兄弟方文军。
2月5日,方文军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英年早逝。
追思会现场,“崛美”创始人,同时也是东青志愿者协会创始人阎志强声泪俱下:“我们并肩战斗13年的好兄弟,我们真的很想你,我们来送你!”
“公益活动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做的,方文军先生虽然人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李媛群老人激动地说。
共青团南昌市委书记盛炜在追思会现场向方文军颁发了“南昌市五四青年奖章”,由方文军的妻子、资深志愿者沈蓉领取。
这枚奖章是对方文军从2001年至今,一直活跃在社会公益舞台的一份奖励。从东青在线助学网(以下简称“东青”)到“崛美”,13年,方文军最年轻的汗水在这里挥洒,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变成回忆。
借助网络推动公益的高手
本世纪初,网络还是个新鲜事物,“东青”独树一帜,成为江西第一个,一度也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公益网站,主要致力于资助穷困孩子读书。
网站的建立离不开方文军。
阎志强回忆,2001年,方文军作为“网络高手”加入到网站的工作中,成为网站创始人之一。方文军的加入,“将这个公益网站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因为方文军有技术,又热心公益,“东青”所有与网络相关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方文军“非常有远见”,他认为要发展壮大公益事业就一定要借助网络才能汇聚更多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方文军将网页全面改版,并增加了论坛,网站做得风生水起。
每天中午,方文军都会来与阎志强碰头探讨、筹划网络公益的操作,每天晚上都在琢磨网站和公益活动。
由于网站做得有声有色,2002年,网站开始吸引了一大批志愿者加入了网站。
方文军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做好网站及组织好线下的公益活动上,2002年3月起,“世纪春风伴雷锋”扶贫助教行动、鹰眼搜援助学活动、“启爱者”街头劝募爱心活动等公益活动的背后,都有方文军忙碌的身影,1000多名贫困孩子因这些活动受益。
2002年10月,一位宜春网友向方文军透露,靖安县罗湾水电站附近有几户家庭的小孩学习很困难,希望他们关注一下。
方文军很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将网站公益活动推广的好机会,立马与其他骨干商量,组织策划了名为“挺进大山”的鹰眼搜援助学活动。
据网站骨干方强回忆,此活动前,大家开展公益活动的范围仅限在南昌。但这次的活动将网站公益活动深入到了农村,推向了全省。
2004年5月,方文军策划了一个“陪伴贫困孩子过快乐的一天”的活动。当月4日,方文军组织邀请了7个贫困生到他家,他和妻子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做好吃的,带他们出去逛街,让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与此同时,“东青”靖安县的一个联络点也组织了这个活动,联络点的志愿者邀请了几个贫困孩子到靖安县城去逛街、放风筝,让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2005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门制作了一个节目介绍“东青”这个网络公益平台。
正是源于方文军的想法和联动意识,这个活动也因此成为网站的一个品牌。
婚礼与公益紧紧相连的新人
不仅如此,方文军的恋爱婚姻也和公益联系在了一起。当时方文军来到“东青”后,把自己的同事沈蓉也带进来一起做公益,两人渐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沈蓉回忆,有一年情人节组织公益活动,方文军告诉她,他们要到街头义卖玫瑰花,然后将义卖的钱捐给学校。
卖花活动一结束,方文军找到她,并掏出一支玫瑰花说要送给她。
沈蓉并没有多想,只是戏称:“你把卖剩下的花给我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是剩下的吗?”
方文军忙说:“不是的,是特意留给你的。”沈蓉当时就感动了。
2004年3月27日,方文军与沈蓉结婚了。婚礼现场在武宁县一个贫困山区小学。当时很多“东青”的志愿者都去了,他们带上帐篷,驻扎山里。
在婚礼现场,方文军和沈蓉将一千元的婚礼礼金捐赠给了山区的贫困孩子。
沈蓉对记者说,虽然他们有过浪漫的婚礼,其实方文军并不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追忆往事,沈蓉的眼圈红了,她用手抹了抹眼角,微微抬起头,试图不让眼泪流下来。
过了一会,沈蓉继续向记者诉说。有一年适逢结婚纪念日,见丈夫没有任何举动,沈蓉故意问丈夫:“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方文军一句话带过:“不记得,就不是有人嫁给我了。”这个回答让沈蓉又笑又气。
虽说方文军并不浪漫,但一家三口的生活平静而甜蜜,“我们很少吵架,有时候我会说两句,但是他会让着我,吵不起来”。
回忆这些往事时,沈蓉每说一句话前都要叹口气,似乎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才能说出话来。
重活累活都是他干的汉子
“崛美”秘书长稂文娟起初听到方文军逝世的消息,“根本没法相信”。阎志强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半晌没说话,然后在电话里号啕大哭起来。
就在2014年1月25日,方文军还和志愿者们聚在一起,商讨筹划陪孤寡老人过元宵的活动。
“我叫得最多的就是他,他这个人不计较,重活累活都是他干。”稂文娟说,“你跟他说什么,
他都说可以。”在公益活动中有时遇到一些志
愿者临时去不了的情况,每次都是方文军说:“我们去吧。”
“他这人性格就这样,不太说话,就埋头做事。”这是许多人对方文军的印象,但他做的多是公益事,几乎没有时间忙家里的事。
沈蓉说:“他一吃完饭就去做他自己的事去了。”
不断延续的公益梦想
在得知好兄弟逝世后,阎志强第一时间召集了稂文娟、方强等“崛美”骨干商量,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照顾方文军8岁的女儿,
在追思会上,稂文娟宣读了《崛美行动成立善二代励志基金的决定》,稂文娟告诉记者,志愿者多为工薪阶层,养家糊口的同时投身公益事业,生活往往陷入窘境。
经协商,“崛美”决定成立“善二代励志基金”,启动资金十万元,资助至18岁,方文军的女儿作为第一个“善二代”将直接受益。
沈蓉在追思会上悲伤而不乏坚强地说:“不管以后怎么样,我会带着孩子去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尽我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伴随着《送别》的歌声,追思会接近尾声,此时,阎志强号啕大哭,或许,是为了送别他的文军兄,或许是祭奠一起走过的日子。
悲痛之余,“崛美”的骨干志愿者们仍在做着陪孤寡老人过元宵节的准备工作。
“我们要准备两桌,仅仅是汤圆和饺子肯定不够,还要准备些饭菜,再备好人手一份的汤圆给老人们带回家去……”因为,这是方文军的遗愿。
虽然,方文军一个人孤独地走了,带着他的公益梦想去了天堂。但是,方文军在天堂也一定会感到幸福,因为他并不孤独……
(文/图 王婕记者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