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秋杰老师,我们永远怀念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00950475
本馆由[ jiangcs006 ]创建于2011年05月28日

我认识的石秋杰老师

发布时间:2012-03-19 10:58:25      发布人: jiangcs006

19839月我考取了原江西大学化学系,经4年的本科学习后于19877月毕业。19872月,我做本科毕业论文时,认识了石秋杰。按照系里的要求,我报了跟导师李凤仪教授做毕业论文,题目是探讨铂-铼稀土重整催化剂改性方面的研究,当我与李老师见面时,李老师将石秋杰引见给我说“黄忠同学,这是我新来的研究生,叫石秋杰,以后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就找她。”她个头高挑,披肩发,带着北方的刚毅,非常年轻就像是我们班的女同学一样,当时心里很不理解李老师的安排,“她能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吗?”李老师似乎看出我的疑虑说“她从北方考入我校成绩优秀,女研究生现在还是少而又少,很不一般,以后多多请教她。”之后,李老师带我们一起去参观实验室。

我们化83级终于完成了所有的理论课,19872就正式走进实验室做毕业论文。当我再次踏进那宽大的实验室时,我第二次见到了石秋杰,她穿件长白大褂,戴着手套,拿着扳手在鼓捣着什么东西当当响,脸上和手上都沾了些污渍,满一副维修设备的师傅架势。见我进来放下手中工具说“小黄,今天这些实验装置和设备刚好全拆开来了,你可以全面的去认识下。”我说“我是来做实验的,不是来做维修工的。”她振振有词地说“做实验就得用仪器设备,它们运转不正常怎么去做好实验呢!何况我们这需要使用氢气,操作不当非常危险”。接下来,她如数珍宝似的一一介绍起来氢气和氮气瓶阀门怎么开关,气路的流向,高温炉的控制,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最后语气特别严肃的指出实验过程中监控整个实验管路是否漏气非常重要,实验前要对各个管路连接处用肥皂水查漏,并要求我以后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看到她嗓子都快讲哑了,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点头支支吾吾地应付着答应。临走前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些有关实验的的文献资料和预计的实验方案要我带回宿舍研读并要对她的方案提出建议。在回宿舍的路上心里直嘀咕着,她真把她自己当成李老师了,不就是做个实验得出一些数据写篇论文吗,需要这麽认真吗。

在宿舍经过几天时间的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开始对铂稀土催化剂有所认识,铂稀土催化剂对石油重整等领域具有国家重要战略价值。虽然很多东西我当时都还不是很清楚,但还是想早点进实验室早点完成论文。于是主动跟她约好进实验室的时间。为了解我对文献的理解程度,她问了我一些问题: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是怎么回事?如何来检验催化活性?为什么要加稀土元素?等等等等,我一个都答不出来。她稍有不快然后平静地问我,那些资料都看过并思考过吗?我也如实地告诉她,我看过但不知怎么思考,我们上过的课程里面压根就没有这些东西。她没有责怪,毫不犹豫地拿出一大叠画满圈圈点点的文献资料出来,从铂稀土催化剂研究进展,到铂稀土催化剂研究方法的比较,以及我们的实验条件对实验方案的影响等等,详详细细地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并对我不是提出的一些生疏的术语耐心地解释,似乎不知疲倦,直到我提不出问题为止。看到她带着一点沙哑的声音走出实验室,我眼前模糊起来“她和李教授一样都会是我的好导师”。

第二天上午我去的很早,将要清洗的玻璃仪器提前清洗并烘干。当石秋杰进来时,我热情招呼“石老师,玻璃仪器烘干好后就可以实验了”,她见我这次主动称她石老师,先是有点吃惊,然后笑着说“不必客气,我只比你们早毕业年,叫我石秋杰就得了”。我笑着应答“能者为师,理当如此,请原谅我以前的鲁莽”。此后我就一直尊称她为石老师。

实验是一个很锻炼人同时也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石老师科学态度非常严谨,凡事总想亲力而为。每次实验都自始至终坚持在实验室,每次完毕都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并给我分析问题可能的原因,以及下次如何改变实验参数来确信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时候为了很快应证分析是否正确,她会立马接着再做印证实验到晚上很晚的时间,我常说“石老师,样品装好仪器正常开启后,你就回去休息吧,明天再过来看结果就是了”,她总说实验不累的,数据出来了她更安心。几个月来,她这种执着的科研精神鼓舞着我,我从实验中渐渐地也了解了做科研的方法。石老师是第一个把我从实验引入科研天堂的人。时间已过了二十多年至今仍难以忘怀那段日子。

实验期间我们物化专业的谌伟庆和有机专业的刘安昌同学,经常会来我们实验室溜溜、谈谈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石老师非常乐意见到他们,从此以后我们实验室在实验之余常会听到一些欢快的笑声。石老师的笑声让我感觉到她也是非常爱生活懂生活的人。在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实验进展着很顺利,因此我们的实验节奏也稍微的调慢了些。周末也会放下假,石老师有空就会邀请我们几位同学一起搭乘学校那辆两节长的校车进城逛街采购日用品,大家都能放下心态一边采购东西一边畅谈各自的开心和愉快、悲伤与忧虑,大大增进彼此了解和师生同学之情。我们毕业后不久,石老师与我同学谌伟庆终于牵手走进了家庭生活。  

87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家军工企业从事新产品技术开发工作,几年后该企业在军工产品转制过程中遭到破产,我被迫重新选择读书寻找新的契机。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我重新考研进入南昌大学继续攻读物理化学硕士学位。

事隔多年后又见到了石老师,她此时不但是我的老师同时也是我同学的爱人,当我叫她石老师时,她笑着说“黄忠,不用客气,你现在还叫我石老师呀?”。石老师现在虽然不是我硕士的指导老师,但却是我们物化专业的课任老师。她教我们的催化剂评价课,我们上课只有6人,她每次都准时来上课,每次都密密麻麻的要写满几块黑板,从没因故没上过一次课。

在研究生阶段最后一个学期,她担任我们2001级化材学院研究生班几十号人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也是非常劳心繁杂的事情,毕业班更是事情多,毕业找工作等都可能要管,但从没见她抱怨和责怪过同学,有什么事情总是耐心说服教育。虽然跟我们研究生班同学相处不算很长时间,但大家对她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石老师关心和爱护帮助同学,我记得有一次过中秋节,实验论文很紧没回家,一人关在实验室静静的实验,本想没人知道,可到傍晚时突然接到石老师家电话,邀请我和一个也没回家的本科学生一起在她家过节,当时心里非常的感激石老师那无微不至的关怀。

2004年我研究生毕业加入江西农业大学成为一名教师,新的岗位以及课程繁多,虽然相距不远,几年来都没有跟石老师怎么联系过。直到2011年的一天,突然接到石老师病逝的消息,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消息是真的,更没想过石老师还居然与病魔抗争十多年,在我眼中她19839月我考取了原江西大学化学系,经4年的本科学习后于19877月毕业。19872月,我做本科毕业论文时,认识了石秋杰。按照系里的要求,我报了跟导师李凤仪教授做毕业论文,题目是探讨铂-铼稀土重整催化剂改性方面的研究,当我与李老师见面时,李老师将石秋杰引见给我说“黄忠同学,这是我新来的研究生,叫石秋杰,以后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就找她。”她个头高挑,披肩发,带着北方的刚毅,非常年轻就像是我们班的女同学一样,当时心里很不理解李老师的安排,“她能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吗?”李老师似乎看出我的疑虑说“她从北方考入我校成绩优秀,女研究生现在还是少而又少,很不一般,以后多多请教她。”之后,李老师带我们一起去参观实验室。

我们化83级终于完成了所有的理论课,19872就正式走进实验室做毕业论文。当我再次踏进那宽大的实验室时,我第二次见到了石秋杰,她穿件长白大褂,戴着手套,拿着扳手在鼓捣着什么东西当当响,脸上和手上都沾了些污渍,满一副维修设备的师傅架势。见我进来放下手中工具说“小黄,今天这些实验装置和设备刚好全拆开来了,你可以全面的去认识下。”我说“我是来做实验的,不是来做维修工的。”她振振有词地说“做实验就得用仪器设备,它们运转不正常怎么去做好实验呢!何况我们这需要使用氢气,操作不当非常危险”。接下来,她如数珍宝似的一一介绍起来氢气和氮气瓶阀门怎么开关,气路的流向,高温炉的控制,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最后语气特别严肃的指出实验过程中监控整个实验管路是否漏气非常重要,实验前要对各个管路连接处用肥皂水查漏,并要求我以后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看到她嗓子都快讲哑了,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点头支支吾吾地应付着答应。临走前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些有关实验的的文献资料和预计的实验方案要我带回宿舍研读并要对她的方案提出建议。在回宿舍的路上心里直嘀咕着,她真把她自己当成李老师了,不就是做个实验得出一些数据写篇论文吗,需要这麽认真吗。

在宿舍经过几天时间的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开始对铂稀土催化剂有所认识,铂稀土催化剂对石油重整等领域具有国家重要战略价值。虽然很多东西我当时都还不是很清楚,但还是想早点进实验室早点完成论文。于是主动跟她约好进实验室的时间。为了解我对文献的理解程度,她问了我一些问题: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是怎么回事?如何来检验催化活性?为什么要加稀土元素?等等等等,我一个都答不出来。她稍有不快然后平静地问我,那些资料都看过并思考过吗?我也如实地告诉她,我看过但不知怎么思考,我们上过的课程里面压根就没有这些东西。她没有责怪,毫不犹豫地拿出一大叠画满圈圈点点的文献资料出来,从铂稀土催化剂研究进展,到铂稀土催化剂研究方法的比较,以及我们的实验条件对实验方案的影响等等,详详细细地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并对我不是提出的一些生疏的术语耐心地解释,似乎不知疲倦,直到我提不出问题为止。看到她带着一点沙哑的声音走出实验室,我眼前模糊起来“她和李教授一样都会是我的好导师”。

第二天上午我去的很早,将要清洗的玻璃仪器提前清洗并烘干。当石秋杰进来时,我热情招呼“石老师,玻璃仪器烘干好后就可以实验了”,她见我这次主动称她石老师,先是有点吃惊,然后笑着说“不必客气,我只比你们早毕业年,叫我石秋杰就得了”。我笑着应答“能者为师,理当如此,请原谅我以前的鲁莽”。此后我就一直尊称她为石老师。

实验是一个很锻炼人同时也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石老师科学态度非常严谨,凡事总想亲力而为。每次实验都自始至终坚持在实验室,每次完毕都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并给我分析问题可能的原因,以及下次如何改变实验参数来确信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时候为了很快应证分析是否正确,她会立马接着再做印证实验到晚上很晚的时间,我常说“石老师,样品装好仪器正常开启后,你就回去休息吧,明天再过来看结果就是了”,她总说实验不累的,数据出来了她更安心。几个月来,她这种执着的科研精神鼓舞着我,我从实验中渐渐地也了解了做科研的方法。石老师是第一个把我从实验引入科研天堂的人。时间已过了二十多年至今仍难以忘怀那段日子。

实验期间我们物化专业的谌伟庆和有机专业的刘安昌同学,经常会来我们实验室溜溜、谈谈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石老师非常乐意见到他们,从此以后我们实验室在实验之余常会听到一些欢快的笑声。石老师的笑声让我感觉到她也是非常爱生活懂生活的人。在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实验进展着很顺利,因此我们的实验节奏也稍微的调慢了些。周末也会放下假,石老师有空就会邀请我们几位同学一起搭乘学校那辆两节长的校车进城逛街采购日用品,大家都能放下心态一边采购东西一边畅谈各自的开心和愉快、悲伤与忧虑,大大增进彼此了解和师生同学之情。我们毕业后不久,石老师与我同学谌伟庆终于牵手走进了家庭生活。  

87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家军工企业从事新产品技术开发工作,几年后该企业在军工产品转制过程中遭到破产,我被迫重新选择读书寻找新的契机。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我重新考研进入南昌大学继续攻读物理化学硕士学位。

事隔多年后又见到了石老师,她此时不但是我的老师同时也是我同学的爱人,当我叫她石老师时,她笑着说“黄忠,不用客气,你现在还叫我石老师呀?”。石老师现在虽然不是我硕士的指导老师,但却是我们物化专业的课任老师。她教我们的催化剂评价课,我们上课只有6人,她每次都准时来上课,每次都密密麻麻的要写满几块黑板,从没因故没上过一次课。

在研究生阶段最后一个学期,她担任我们2001级化材学院研究生班几十号人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也是非常劳心繁杂的事情,毕业班更是事情多,毕业找工作等都可能要管,但从没见她抱怨和责怪过同学,有什么事情总是耐心说服教育。虽然跟我们研究生班同学相处不算很长时间,但大家对她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石老师关心和爱护帮助同学,我记得有一次过中秋节,实验论文很紧没回家,一人关在实验室静静的实验,本想没人知道,可到傍晚时突然接到石老师家电话,邀请我和一个也没回家的本科学生一起在她家过节,当时心里非常的感激石老师那无微不至的关怀。

2004年我研究生毕业加入江西农业大学成为一名教师,新的岗位以及课程繁多,虽然相距不远,几年来都没有跟石老师怎么联系过。直到2011年的一天,突然接到石老师病逝的消息,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消息是真的,更没想过石老师还居然与病魔抗争十多年,在我眼中她一直是那么鲜活健康的人,每次上课都热情洋溢,遇见到的她总是面带微笑。一听这消息,心里非常难受和愧疚,我甚至还没有对石老师的关怀当面道声谢谢,她就和我们永别了!眼泪经不住伤心的呼唤夺眶而出!

她就是我认识的那么一位无私奉献永远值得我敬重的老师。

                                            黄忠  

                                            2012-3-15 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