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相见
忆相见
我从朝天门码头赶到嘉临江边,赶上了2点半钟的小火轮,三点多钟到达相国寺。头顶着火红的太阳,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背满一背篓三十多斤病人服用的药品,快步爬上从河边到华新街的高坡上,心急得想快回到数公里外的竹林村结核病院,见到卫生局派来医院的新领导,我想他一定是一个老革命。
四点多钟我赶到会议室一看,吃了一惊,原来资本家的别墅的一个大会议室变成了半间办公室,放了4张桌子 。另一大半放了几条长椅。还没回过神来,眼前走过来一个身材高大,穿着土白布衬衫,旧黄军裤的北方汉子,微笑地挥挥手,对我说:“你是韩德英同志吗?我是司明勋,他是王新春同志,我们转业来医院工作,请多帮助,多支持。”同时帮我取下背的药品,并放在椅子上。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共产党的干部真好,没有一点架子,怎麽还这样年亲轻?能领导好医院吗?那时他刚满25岁。
我过会议室一看,原来的小办公室放了两张床,成了两个转业干部的寝室。这时卫大夫(医院的临时负责人)从楼上走下对我小声的说:“上午洪霞(周局长的爱人)科长送他们来,因为医院没有空房子,老庞(总务干事)把司主任安排在卫生间,在大浴盆上放一块板子当床,王新春同志放在楼梯过道上睡,洪科长见了很生气,批评医院太不像话。”
洪科长让医院立即把小办公室搬到会议室,一部分当办公室,大部分当会议室。那时医院仅有30多名职工。多年后老司开玩笑说,真要谢谢你,那样的接待。那是令人难望的日子——1952年6月29日。我们相见的第一面。
由于医院办公紧张,促进了老司对医院扩建的决定,于1953年开始扩建,病房由50张变为150张。还买了几间民房,解决了职工住房的大问题。
从52年的“七一”后,每周六下午我们一起走路到卫生局分别过组织生活,因为他是医院唯一的党员,我是唯一的团员。在漫漫的相处中,我感到他事业心强,吃苦耐劳,关心同志,踏实肯干,有工作能力,朴素,有责任感,有远见,对事业有规划。由于他身体不好,我也时常关心他,逐渐我们成了好朋友,最后发展成恋人,1954年元旦我们终成眷属。在医院卫大夫主持下,举行了简单浓重的婚礼。从此过上了相亲相爱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儿孙忠孝,六十多年来,我无怨无悔,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第一次的相见刻骨铭心,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