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玛丽的故事感动了秀山的父老乡亲
她的故事感动了秀山的父老乡亲,也让她成为我们古城保定的骄傲。这个22岁的女孩用自己阳光般的笑容,温暖、无私的大爱诠释了“青春无悔”的完美定义。

雷锋日记

献血证
1父母:孩子的心愿我们来完成
在高阳县城里,普普通通一个三间房的小院,就是常玛丽的家。玛丽的妈妈念叨起女儿,总说玛丽就是自己的一只手:“只要她放假回来,我就不用管家里的事了。做饭、收拾卫生、帮我们打理店里的生意,什么活都干。她回来了,我就轻松了。”
父亲常东彪拿出从秀山带回来的一本日历,在三月份这一页上,密密麻麻注明了备忘录,3月20日这天写着:“有会议,要通知很多人”,29号写着:“宝君生日/小微哥结婚”,而在4月9日,重重地标了出来:“我生日”。常东彪说:“这孩子就是操心的命。”
母亲说,过年的时候,玛丽说想要再续签一年志愿者,因为她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还没有完成。思女心切的母亲没有同意,玛丽就这样怀着心事回秀山去了,谁知这一去就永远留在那里。
了解到玛丽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秀山20多个山区小学里建起图书室。
这两天,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孩子的心愿我们来完成!常东彪说,一旦志愿者们的前期调查工作完成了,他们就开始给山里小学建图书馆,不管需要多少钱,总要实现玛丽最后的愿望。
2勤俭细心又浪漫的小女孩
虽然才22岁,玛丽却有每天记账的习惯。从2010年到2012年,三个账本都记得整整齐齐。2011年10月份的一天,玛丽记着:“在地摊买西装60元,白衬衣30元。”从整个账本看下来,这样的花销已经算是大笔消费了,玛丽的衣服大多在几十元,花费最多的是出去旅游,还有就是给朋友和家人买礼物。“玛丽每个月只有600元的工资,她在秀山生活很勤俭。过年回家还给我们买一堆东西,临走还给了奶奶和姥姥各500元。”父亲的回忆里,懂事的女儿让他十分心疼。
像所有年轻女孩一样,玛丽也有那单纯浪漫的一面。学广告设计的她有一个影集本,里面贴满了自己的照片,抄录了一些美丽的诗句,还有玛丽自己的一些生活感悟。照片里的她,年轻明朗,笑容灿烂。“一直告诉自己,虽然一生中很难遇到惊天动地的事情,也很难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但是只要我努力做好那些自己认为值得的事,就是在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加油玛丽!”本子里有这样一段写给自己的话,简单励志,却又生机勃勃。
3四个献血本和一本“雷锋日记”
玛丽的遗物里,有四个献血本,每个本里注明献血400毫升。在2008年的献血本上,玛丽写着一段话:“2008年7月25日,我第一次献血,尽管我晕血,回家就晕了,但心里很高兴,感到很光荣!我想以后我还是会这样做的。”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黑暗?”这是玛丽“雷锋日记”里扉页上的一段话,这本日记里,写满了她在秀山的脚步,不断的鼓舞自己,不断地寻求更多的进步,就像玛丽曾经说过:“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会坚持下去,因为这里有需要我的人!”
志愿者张垚告诉我们,这次省公务员考试,玛丽也报了名,但因为时间和玛丽组织的一个援助山区留守老人和孩子的活动时间重合,玛丽放弃了考试。她说,考试的机会明年还有,但是这次活动我必须去。
志愿者杨志风说:“玛丽是我见过最阳光、最可爱的女孩。为了走访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她曾经坐三个小时的汽车,再坐一个小时摩托车,最后又步行一个小时才到达受访人家里。她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会沿着她的脚步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