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9965159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2月16日

潘受博士与世长辞

发布时间:2011-02-21 14:31:4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潘受博士与世长辞
梁文宁  海励斯(来源:《联合早报》,1999-02-25
 

詹道存博士: 曾建议潘受当南大名誉副校长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詹道存博士曾经建议让潘受成为南大名誉副校长,但后因潘受年事已高,不方便执行名誉副校长的任务如在毕业典礼上颁发毕业文凭,该念头方未落实。   

    詹道存博士昨日下午到众圣纪念堂凭吊潘受。他过后回答本报提问时透露,他的职务之一是为南大物色适当人选担任名誉副校长。   

    他说:因为每年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我们认为应该找一些名誉副校长协助名誉校长王鼎昌总统,颁发毕业文凭给各院系毕业生。已故的余炳亮博士也曾是我们的名誉副校长。  

    就在199394年左右,他估计需要委任至少多三位名誉副校长。于是他开始四处留意在社会上备受尊重的人。有感于潘受对南大的热忱,所以我就提出委任潘受为南大名誉副校长的建议。  

    他告诉记者:我向数人查询他的健康状况。他们告诉我他年纪稍大了些,要在毕业典礼上站立一个多小时颁发文凭,对他老人家来说会相当吃力。  

    此外,詹博士本人后来也考虑到毕业典礼上有好些必行程序,且是用英语进行,为了不给潘受增添麻烦,所以就没进一步提名他。

    詹道存博士说,虽然这个想法未能落实,但南大却仍然希望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对潘受的崇高敬意。所以,他们在去年颁授了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给他。没想到竟成了送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   

    他说:我们感到欣慰和幸运的是,我们决定在去年颁授名誉博士学位给潘受,那可说是最佳时刻,否则就永远错失了这个机会。

 
投入感情  付出真心   

    在詹博士眼中,潘受跟南大的关系和感情是非常个人的。他看着南洋大学建起来,还当了秘书长,他投入了个人的感情,所付出的都是发自内心。  

    他指出,尽管潘受怀念的是南洋大学,但对于南洋理工大学他也非常关心和支持。南大校园入口处的南洋理工大学六个字,正是潘受的题字。我们学校的一些学会也常请他题字写诗。  

    针对潘受在去年获颁荣誉博士学位时主张恢复南洋大学这个校名,詹博士说主要是时机仍未成熟。时机是很重要的,不过我肯定这一天(南洋大学复名)一定会到来。  

    他指出,潘受希望在21世纪到来前南洋理工大学能恢复南洋大学的原名。然而,现在的情况跟往日确实截然不同。今日的南大为应付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着重理工教育。今后510年还会是如此。  

    不过,詹博士说,随着新加坡朝知识经济体发展,南洋大学复名是有可能的。”  

    他也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把上海交通大学视为母校为例说,重要的是校园依旧在。江泽民被人问起究竟西安的交通大学还是上海交通大学才是他的母校,他说他是在上海的交通大学读书的,所以他熟悉的是上海的校园。  

    因此,他认为保留南大校园也就是云南园更为重要。南洋大学毕业生的回忆多发生在校园里,而我们会好好保存现有的校园。


政要名人学者皆黯然

铁笔随诗折  银钩伴词沉   

    一个人生存的价值,除了看他的生平事迹,还可从他去世后四方涌来的吊唁者和慰问来加以肯定。   

    对在前日因肺炎不治与世长辞的国宝诗人与书法家潘受来说,不论是用哪种方式来证明,他确实真切地活过了。   

    昨日上午开始,跟潘受结交已久的,偶尔碰面的,甚至是素未谋面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去到位于宝发路5号众圣纪念堂凭吊这位本地文化和教育前辈。   

    他们当中包括外交部政务部长欧进福博士、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詹道存博士、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刘太格,各文化和宗乡团体及媒体的代表。


总统总理捎唁文   

    下午4时半左右,总统王鼎昌托人送上唁文,不到半小时,总理吴作栋也捎来唁文。只见潘受的儿子潘思颖医生把两封唁文都读了一遍,读后默默然地静坐一角,若有所思。   

    在这期间,不时有人送来花圈:精神永垂德誉流芳世人尊敬痛失良师墨痕心影硕范尚存”……,潘受在我们的社会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一一显露。  

    他在华侨中学执过教鞭、曾担任道南学校校长和南洋大学秘书长,曾经得过无数文化奖章,被封为国宝级,还获颁名誉博士学位。这一切人生经历和荣誉,他留了给儿孙们。   

    就如新加坡三一神学院教授钟志邦博士在昨晚举行的追思会上所说,人的一生就像一首诗歌,不在乎长短,只在乎内容。而潘受的人生是既长又充实


华文精英典范   

    他说:潘受老先生是我国精神文明的资源,丰富、美化和滋润了这个小小的国土。您象征着丰盛的生命,您是我们华文精英分子的典范。  

    100人出席了昨晚的追思会。在那1小时15分钟里,在潘受灵柩前,南大传播学院院长郭振羽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艺术中心主任唐爱文教授、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秘书长柯孙科、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王润华教授及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桂,分别介绍了他的生平和表达了深切的悼念。   

    唐爱文教授说,潘受虽然只是一人,但却扮演了许多角色。他是诗人、书法家、行政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爱国主义者、人文主义者等等。虽然角色繁多,但他却尽力做好每一个具挑战性的角色。  

      华厦知音协会会长黎列刚过后也献唱了威尔第的《安魂曲》,用一曲哀乐为该协会的顾问潘受祷告。   

    一位友人最后代表潘思颖医生致答辞。潘医生说:当医生说已尽力了,让他自然地去吧,我的心碎了。我不但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好老师,还失去了一位最亲密的朋友,精神上的支柱……   

    “我们有太多的计划没有实现……在过去的年月里,有那么多的支持、关心和爱戴,是我和父亲所不能忘怀的。  

    整个追思会就在凭吊者从治丧委员会负责人手中接过粉红色康乃馨或玫瑰,向潘受遗体献上鲜花的沉静中结束。   

    潘受那在澳洲居住的女儿潘小芬也于昨晚10时左右赶到,她脸带倦容,难掩哀伤之情。   

    新闻及艺术部长杨荣文准将及夫人,和新闻及艺术部高级政务次长雅迪曼也在昨晚10时半左右抵达停柩处,凭吊潘受和慰问他的家人。   

    治丧委员会今晚8时也将在众圣纪念堂举行另一场追思会。   

    潘受遗体将在明日上午1030分,在翡珑山火葬场第一厅火化。   

潘老网页  思兮潘老   

    潘受老先生前天下午突然逝世,国内外的亲友同感悲伤。潘老的治丧委员会特此设立一个追思网页,让各界崇敬潘老的人士能够了解他的生平,并对他老人家表达悼念。   

    公众只要进入http://www.memories.com.sg的主页,就能找到潘受(Dr.Pan Shou)的追思网页。除了可以读到潘老仙逝的消息,这个网页还有潘受的生平简述、诗作、新闻及艺术部长杨荣文准将的中、英文悼词,以及可以让公众用中英两种语文留言,或向潘受的家属表达慰问。   

    潘受临终前随侍在旁的我国作家张千玉说,潘老的治丧委员会是由南大毕业生协会和本地三个书法团体的代表所组成。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以及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闻讯前来协助,潘老的后事进行得很顺利。   

    她说:例如,潘老停柩处便是在许多热心人士的帮忙下安排的,灵堂布置得很清雅。又比如火葬场在星期五基本上已排满,只剩上午1030分的空档。这些事情都能顺利安排,是潘老的福气。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