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黄永砯的成长史
回顾黄永砯的成长史,"造反"的端倪从大学就开始了,毕业创作他就直接拿着工业喷枪和喷漆而不是画笔来搞创作。他后来回顾大学生涯,说是4年学的东西,用了10年的时间才呕吐干净。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厦门一所中学做老师,在1980年代中期发起了"厦门达达"艺术团体,这是1980年代美术最极端最叛逆的美术运动群体,最著名的行动是在一次展览之后把所有的作品一把火烧掉了,黄永砯在焚烧的现场,用石灰在地上写上口号:"不消灭艺术生活不得安宁"--当然,黄本人不是这话的彻底实践者。这一切似乎事出偶然,对黄来说却难说不是精心筹划。多年之后谈往事,黄永砯提到,当别的艺术家想要在地上画个太极图案的时候,他当时并不赞同,认为这样会改变行动的意义。
对艺术体制的反抗曾经让美术馆成为黄永砯直接"攻击"的对象,他和几位其他艺术家曾经被批准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一个作品,但到展览前却突然改变展览计划,他率领参展艺术家把博物馆外的各种材料和废弃物放进展览空间,因此展览刚开始一个半小时即被封闭。因此,当1989年黄永砯去巴黎参加"大地魔术师"的展览,并选择留下的时候,也许令福建的一些美术界人士感到喜悦--一个让人头疼的"捣乱分子"终于离开了。
黄永砯认为法国给了他一个新的语境,尽管开始语言不通,到今天语言可能依然是个障碍,但"一切障碍都不影响交流"。法国生活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官方身份,他不再是中学里的"黄老师",而是作为艺术家和一些西方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在一起工作。他制作作品的空间也陡然增大,在制作一个有关"山火"的装置时,他把整座山都作为作品使用的场地。
黄永砯作品
黄永砯作品
黄永砯的很多作品继续挑战美术馆,1992年在美国卡内基双年展上,黄永砯选择了把美术馆图书馆的两排书架全部放上用艺术杂志和艺术书籍洗成的纸浆,把洗的纸浆每一格用有机玻璃密封起来,但是不到一个礼拜,它的臭味就出来了,作品只好被撤。
同年在意大利,他把400公斤的大米煮成饭放在美术馆大厅里,这些饭煮了一个星期,后面的还在冒热气,前面的已经慢慢霉掉、臭掉,他认为这个东西象征着美术馆作为一个消化系统,是并没有能力去消化艺术的。这个展览被命名为《不可消化之物》。
黄永砯一再强调美术馆是坟墓,美术馆展出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僵尸,不可能在美术馆里学到艺术。美术评论家、策展人费大为曾经问他,"你为什么不把你焚烧作品的照片、录像和文字全烧掉呢?"黄永砯给出了一个不是太有说服力的回答,"如果连照片都没有了,谁会来相信你呢?"
费大为认为,黄永砯的这种矛盾也可以用禅宗来进行比较,两者说的就是一个道理--语言是不能被传达的,语言是没有用的。但是禅宗,光是《五灯会元》就有20卷,啰哩啰嗦讲的就是一句话"千万不要相信文字"。
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讲座上,费大为对大家说,理解黄永砯的要点就是:"千万不要相信黄永砯。"黄永砯知道了这话,表现得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