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出城,邓瑞甫深知其中的危险
发布时间:2012-06-02 08:22:06
发布人:
我的精彩
子夜的闪电 “救人啊,救人啊!”一阵揪心的叫喊声,从尖嘴地区传来。那里还有80余名群众没有救出来。然而,凶猛的洪水还在继续猛涨,到午夜11点半钟,洪水水位接近海拔207公尺,已超过1905年的记录,达到百年来最高水位。黑夜,水天茫茫,罩上了一层层黑幕。 群众纷纷涌进指挥部,无数急切眼睛,焦灼地盯着指挥部的领导们。 这是希望、信任、期待…… 面对群众呼救,指挥员身上压着千斤重担,个个满脸愁云。 对瑞甫从警服内摸出一包“春城”牌香烟,抽出一根在烟盒上顿了一顿,右手拿着点燃的烟,左手习惯性地捋着胡子陷入了沉思。 “我们向区指挥部求援”,有人建议道。 “不行,线路中断无法联系”。有人道。 “向航行公司借船”。有人说。 “不行,借到也不能过江。” 怎么办?怎么办?情况十分危急。 人群越围越多,电话铃越响越急。 “你们指挥部搞什么名堂,尖嘴地区还有几十名群众,你们救不救。”有人不满地说。 指挥部最后决定,找船救人。 “我去!我去!”姜建中、肖肃报了名。 “我去!”邓瑞甫声音果断、坚定。 罗万福所长也争着要去。 “罗所长,你忙了一天,声音嘶哑了,你留下。我对这一带人熟地熟,借船方便。”邓瑞甫忙说道。 其实这时的邓瑞甫,由于两天的汗水浸泡,感冒发烧,加上劳累,饥饿,已是全身无力了。 深夜出城,邓瑞甫深知其中的危险,然而他觉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派出所的领导,在关键时刻,应该挺身而出。本来指挥部并没有打算让他带队,他却主动争取去。他那崇高的责任感,把生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敢于面对死神的威胁,使在场干部和群众无不为之感动。 子夜12点,邓瑞甫身着民警,佩带着“五四”式手枪,拿着一只手电筒,率领着肖肃、姜建中,登上了橡皮船,冒着黑夜,迎着激流出发了。此时,嘉陵江临近洪峰,洪水更加猖狂地卷起了掀天巨浪。邓瑞甫三人吃力地划着船。大浪不时扑打着小船,急流而下的漂浮物在船边闪过,在水下面的暗礁已无法看清。船处在危险之中。 船到小溪湾,发现一只木船,邓瑞甫亮出手电筒,向站在船头的社员喊话:“你们是哪个队的?能不能把船借给我们用一下?”有个社员答道:“船上装的是生产队抢出来的种子,现在不能借,要借,找张队长!” 他们三人又向前划了十多公尺。邓瑞甫朝张队长住的方向高声喊道:“张队长……”,这时站在一处高地势的张妻答道:“他不在,去抢险了!”于是,他们只好拨正船头,又朝尖嘴方向奋力划去,看来,他们打算用橡皮船去解救群众了。 10多分钟,橡皮船突然被一股洪水涌撞到一根卧在江面的高压电线上,骤然间,一道强烈电弧光在空中一闪。 这电弧光像突然升起一团璀璨明霞,在夜空中高高闪耀。 这电弧光像眩目闪电,照亮了夜空。 所长罗万福站在高处的指挥部,把这一情景看得真切,心里一阵紧张,冷汗直冒。不祥的预兆涌上心头,莫不是出事了?可千万不能出事呀。邓指导员,我亲爱的战友。 第二天早晨,人们望着东方晨曦,心中急切呼唤,指导员,你在哪里? 一夜未合眼的妻子捧着油饼来到指挥部,当她知道邓瑞甫还未回来,心疼地埋怨:你还发着烧,你到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