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说
傅说从政之前,不知何因,曾在奴隶群体中,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古国交界之处,傅岩这地方在殷商时期是虞、虢两个国交界处,是潞盐运销黄河以南的交通要道。这里两山高耸,涧水中流,每到夏季,洪水暴涨,冲毁道路,行旅受阻,奴隶们就在这里以传统的方式以土石阻拦,智者傅说在劳动中发明了版筑术,以此方式筑路堤,效率极高,且坚不可摧。后人从此延用筑路造房,甚至现在仍可见实物的早期长城。当时的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有才干,无从施展。
郑达带着“说”回到王城。武丁一看就笑着说:“我在梦中见到的‘圣人’正是他”。
武丁请教他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傅说便应对如流,条条切中要害,道理极其深刻,武丁听后赞赏不已,便举其以为相”。结果天下大治,武丁也因此而被誉为“中兴明主”,而“说”,并被赐姓为傅,其后人姓傅。
傅说的重要文献,就是流传后世的“君臣对话录”三篇,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君臣间的对话,记录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说命》里。
武丁是我国至今历史上第一位有确切记载的君王,傅说逝世后,地方在傅说曾经从事“版筑”处建立了“傅说祠”,傅说当时藏身的洞穴被后来的国朝帝王封为“圣人窟”,“圣人窟” 前那条小河被易名为“圣人涧”。
我们都知道孔子被尊奉为“圣人”,流传至今。据史籍所载,傅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被尊奉为“圣人”的人,应当比孔子大约早800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题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 :《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