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虹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80574730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0年12月21日

“生命比新闻更珍贵”

发布时间:2010-12-21 15:12:55      发布人: jackson
12月18日凌晨,新疆伊犁奎屯市发生一起记者遇袭案。今天中午12时,中国记协维权部负责人表示,中记协已掌握相关信息,非常关注此事。目前,遇袭记者孙虹杰仍在伊犁州奎屯医院ICU抢救,院方证实脑死亡,但家属和医院没有放弃。

  伊犁州奎屯医院医务科负责人今天(21日)中午证实,孙虹杰脑死亡,目前仍在抢救。据了解,孙虹杰的父母和报社领导,均在医院守护。

  今日中午,中国记协国内部副主任王一龙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记协已经掌握孙虹杰遇袭案的信息,已经和新疆有关方面做了沟通。“中国记协非常关注此案,”分管全国新闻工作者维权工作的王一龙,目前警方已经立案调查,相信警方会依法处理。

12月18日,新疆市某地一报社记者遭袭击暴打,导致颅内出血,现在正在医院正在抢救,记者名叫孙虹杰,是北疆晨报的佚名专版记者,遭袭原因正在调查中,很多人质疑是不是因为记者的舆论监督惹怒了某些势力遭到了报复,不过据北疆晨报内部人士称不存在此事。今日,医院已宣告记者孙虹杰已经脑死亡,不过心脏依然跳动,靠呼吸机呼吸。不论这次新疆记者遭袭事件起因为何,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作为记者的人身安全是很少能够得到保障的,记者的安全应该怎样来保障呢?

作为一种高危职业,记者往往需要面临复杂多变的采访环境,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据2003年《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危险职业排行榜中,记者排名第三,仅次于警察和矿工。在“世界经理人数据”2007年发布的《十大危险职业排行榜》中,战地记者排名第二。而记者被打、失踪、非法拘禁,甚至被害,近年来已经不是新闻。去年,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灾区现场,更让社会关注起记者的职业安全问题。

5月12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通讯社音视频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和中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安防学院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安全暨灾难报道高层论坛。本刊记者专访了此次会议的承办方北京蓝盾世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莹女士。

“生命比新闻更珍贵”

《青年记者》:张女士,您好!国际上对记者职业安全的关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目前中国记者的职业安全现状如何?

张莹:现在国际上在记者的职业安全方面已具备比较健全的保障系统,在预防、技能培训、心理素质训练、应急救援系统、保险理赔等各个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标准可以借鉴。这次参加首届中国媒体职业安全暨灾难报道论坛的HART SECURITY顾问公司就是在国际上比较有知名度的公司,与会的专家也带来了国际媒体职业安全形式的最新动态。

就目前的中国来说,2008年年初的雪灾及汶川大地震都是对媒体工作者很实际的考验,考验了中国记者的职业素养,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记者给予世界一个很好的展示。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记者本身的安全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说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建立应急的联动系统、提供专业的咨询顾问服务等。

我们现在亟需建立健全我国媒体从业人员安全方面的培训认证制度,以便更好地提高媒体工作者的安全度,这不仅是对新闻负责,而且是对媒体工作者负责。就当前来看,我们需要联合各个方面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媒体工作者人身安全防护方面的建设,这样才能够为他们安全从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青年记者》:在新闻发生时勇敢地冲上前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在世界上每一个危险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记者的身影。在危险和新闻同时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倡导记者怎么做?

张莹:我主张“生命比新闻更珍贵”的理念。不仅采访对象的生命比新闻更重要,记者的生命也是比新闻更重要的。中国是个非常崇尚付出和奉献的国家,在地震中所涌现出的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所以,记者们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往往会忽视自己,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去采访和报道。对于这种精神,我们在肃然起敬的同时,更呼吁媒体工作者要重视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够对特殊条件下的采访活动出台一个保障性政策,以更加切实地保护新闻工作者,让我们的牺牲和缅怀少一些,让我们的人文关怀更多一些。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