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徽之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7522095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5月25日

历史评价

发布时间:2011-05-25 10:10:4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王徽之生性“卓荦不羁”,生活上“不修边幅”,即使是做了官,也是“蓬首散带”,“不综府事”。桓冲曾劝告他,为官要整衣理冠,应当努力认真严肃地处理公务。他对桓温的话根本不予 理睬,照样“直眼高视”,整天用手板拄着自己的面颊,东游西逛。由于王徽之“其性放诞”,受不了朝中的各种规矩的束缚,在任黄门侍郎一职不久,便“弃官东归”,退居山阴。王徽之生性酷爱竹,尝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他弃官后退居江宁山阴村。亲手在房子周围栽满了竹子,并且每天在竹林之下,吹啸咏竹。
  那还是王徽之退隐会稽山阴之时的一天夜晚,忽然下起了大雪,王徽之一觉醒来,已是子夜时分。他便命仆人打开窗户,拿些酒来,一边喝酒,一边眺望远处。只见白茫茫一片,王徽之心中有些彷徨,于是口中念起了左思的《招隐》诗,念着念着,忽然又想起了剡溪的好朋友,当时的一代名贤戴逵,并决定去拜望他。戴逵就是戴安道,《晋书。戴逵传》中说他“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 毕终”,“性不乐当 王徽之书法 世,常以琴书自娱”,后徙居会稽剡县(今天浙江嵊州市)。山阴与嵊县相隔百余里,王徽之乘着酒兴,不顾天寒和路途遥远,连夜乘船溯江而上,船行百余里,到第二天中午才来到戴逵的家门口,他正准备敲戴逵家的门时,突然停住了。此时的王徽之不但没进门去拜访戴逵,而且吩咐仆人掉转船头回到了家中。 有人问王徽之,你不辞辛苦远道而来拜访朋友,为什么到了朋友家的门前,又不进而返呢?王徽之坦然回答道:“我本是乘酒兴正浓之时而来,现在酒兴已消失殆尽了,那么见到戴逵又有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佳话。在众兄弟之间,王徽之与弟弟王献之的感情最深。后来,王献之身患重病,一病不起,不久先于哥哥徽之离开了人世。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接受不了这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就没有把王献之病死的事告诉他。
  可王徽之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病中的弟弟,而今多日没有得到弟弟的消息,便问家人:“子敬的病怎么样了?为什么好久都没有他的消息?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家中的人总是支支吾吾,王徽之从家人的表情便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随即便泣不成声。王徽之还自言自语道:“看来子敬已经先我而去了!”
  王徽之来到了王献之的家,在王献之的灵床上坐了下来。便要献之的家人把子敬的 琴拿来给他。就这样王徽之坐在灵床上一边弹琴,一边回忆着兄弟两人的深情厚谊。他越想越痛心,弹了几次都难以成曲,于是高举起手中的琴向地上掷去,琴被摔碎了。他长叹道:“子敬呀!子敬呀!如今人琴俱亡啊!”过了大约个把月,王徽之随着弟弟也驾鹤西去了。
  《新月帖》 ,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美流畅。宋《宣和书谱》。评其书法“作字亦自韵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