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杨丽坤永远的阿诗玛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750
本馆由[ 孝在天地间 ]创建于2010年01月15日

美丽的金花、永远的《阿诗玛》--纪念杨丽坤

发布时间:2012-05-17 16:20:11      发布人: 孝在天地间
 

姓名:杨丽坤       别名:金花、阿诗玛  
生辰:1942年4月27日     祭日:2000年7月21日
民族:彝族    籍贯:云南    地区:昆明  
职业:艺术家 

杨丽坤一生中只拍过两部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这是她16岁和22岁时的作品,这两部电影使得亿万观众执著地认定:她就是金花,她就是阿诗玛。《五朵金花》和《阿诗玛》是中国电影的骄傲,也铸就了杨丽坤荣辱交加的一生。

阿诗玛是杨丽坤最痴迷的角色,她和歌唱家杜丽华同创造了阿诗玛在银幕上的不朽形象。但在那个肆意摧残美丽、执意不肯忘记仇恨的时代,电影《阿诗玛》和杨丽坤一起遭受到巨大的冲击。《阿诗玛》刚刚拍摄完成就被封存到胶片仓库里;杨丽坤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直到36年后她离开人间,36年中,杨丽坤从来没有看过《阿诗玛》这部电影。

周总理讲了《五朵金花》是好电影,假如江青同志说它是毒草,她就不配做文化旗手。她大声地说,把全体都吓坏了。。。

你悄悄地离去,什么都没有留给自己,执着、善良 

她的墓碑上海一座,昆明一座。骨灰上海一半,昆明一半。

1878 拍摄完成14年后放映,82在西班牙获得最佳舞蹈片奖  

患上精神病,由于治疗吃激素过多,体形特胖,180斤,变得滞呆、无神,充满了忧伤和惊恐,说话中手脚不断颤抖着。这个的优秀演员,被四人帮折磨成这个样子。当告诉她,江青等四人帮已被打倒了,她默默不作声,摇摇头。

唐凤楼 近30的悲欢离合

赵季康 反动文人

杨丽坤专题【小九儿】

  杨丽坤生平:

  1942年,出生于云南普洱墨黑镇

1953年,调云南省歌舞团工作

  1958年,出演《五朵金花》

  1964年,出演《阿诗玛》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

  1974年,结婚

  2000年,在上海家中平静病逝

  杨丽坤只演过《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两部电影,却在中国亿万观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两部电影获奖无数,给她带来莫大的荣誉,也造成她一生的悲剧。

  1970年,云南省歌舞团的舞蹈演员杨丽坤,因为精神错乱,住进了云南省长坡医院,这一年她28岁。此时的杨丽坤已经拥有巨大的声誉,但是,在以后的三十年,她没能走出那个噩梦,也没能再演电影。

  2000年杨丽坤去世,她的墓碑,上海一座、昆明一座。她的骨灰,上海一半,昆明一半。

  她的精神世界华丽无双,她的生活朴素无华。

  她有兄弟姐妹十一个,排行第九,人们都叫她“小九儿”。

  本期《电影传奇》带我们走近“小九儿”美丽、悲怆的人生。

歌词
    大理三月好风光 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教授 董锦汉
    1958年,中央文化部在云南省大理周城这个地方举行了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文化工作会议。当时与会代表对云南大理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他们观看了白族的一些大本子曲,当时就决定以歌舞艺术片、音乐艺术片这样一种形式来拍摄一部带有故事情节的一部片子,当时定名就叫《五朵金花》。

影片《五朵金花》以其优美的歌曲而名扬四方,而这其中,许多的插曲与当地老百姓称为大本曲的东西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大本曲又是什么呢?

民族文化学者
    大理这个地方音乐舞蹈的历史非常久远,慢慢地就产生了小调民歌,最后就变为大本子曲,老百姓把它叫“道本子库”。(季子擡得十忘九,可惜人情说不通。今日遇到兵马过,还是不停脚。季子擡轿到下关,下关城中很热闹,下关对面是海东隔着洱海水。)

大本曲是大理白族地区的传统说唱艺术,它以唱词为主,并辅之以道白,在百姓中广为流传。大本曲的曲本是以表演者一人演唱多种角色,用自叙的方式来演绎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置身于这样简陋的表演场面,所感受的是对淳朴生活的真实感受,是都市卡拉OK的喧闹中无法获得的乐趣。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教授 董锦汉
    通常这种大本曲一般就有两个人,一个人是演唱或者说的主唱,另外一个人手拿白族的龙头三弦给伴奏,大本子曲一般情况下可以是唱一两小时,有可能会唱一天,甚至是几天几夜可以在唱大本子曲。
    各位乡亲父老下面给大家唱一段大本子曲,名叫二十四孝,简叙先生父母后生孙人间天理一般齐:自从盘古开天地,二十四孝美名传,手弹起了三弦起歌声,大舜耕田供子读,文帝尝草救母亲,子路负米奔它地,董永去卖身。

大本曲传统的曲目极为丰富,迄今搜集到的曲目已经达117本之多。它的唱腔按传统的说法,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之称。“三腔”指的是3个艺术流派: “九板”指的是9个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 “十八调”指的是18首来自民间的民歌小调。影片《五朵金花》中许多的歌曲就是在大本曲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而有的甚至就直接来自大本曲的原曲。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教授 董锦汉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影片当中有一个采药的老汉,其中他有一段唱段就是原汁原味的大本曲里边的平腔的一个唱段,我不妨哼一下,大概是这么唱的:老汉你我,今年是七十多……

民间艺人
    大本曲的本子大部分是从汉族故事移植过来的,但是它不是生搬硬套地搬过来,它是通过白族人民、白族的艺人再创造以后变成了白族化的故事,它凝聚了白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生活追求。

大本曲的表演也不受场地的影响,在闹市的街头、在雨天的庭院都可以进行,而且更有一番独特的情趣。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盛产音乐的地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音乐是最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在随处可听的歌里,在每一句歌词中,无不包含着白族人最朴素的情感。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教授 董锦汉
    有这么一个民歌叫《小心肝儿,是描写爱情的,它原来是这么唱的, (意思是)小心肝啊,你到哪里我也到哪里。蜜蜂采花来路远,阿哥哟说对了嘛,你猜对了,有情小妹说给你,不为花香哥不来。

白族人对音乐的热爱渗透到了生活最细小的环节。尤其在流行歌曲泛滥的今天,像这样无须任何包装的对歌,恐怕正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生活与艺术相统一的最高境界了。

怀着对生活意义更为宽广的理解,白族人没有把对歌仅仅作为年轻人爱情的专利,而是更注重对知识和智慧的比赛。它不限于未婚男女,在已婚的成年人或老年人中也广为流传。

民族文化学者 尹明举
    整个大理州的白族地区,民歌大体上完全是一样的,都是“三七一五”体的形式。三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这种诗体白族称之为山花体,文学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它的音乐上,它可以说分为三大类,统称呢白族调。但是,它就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叫做大理的白族调。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教授 董锦汉
    大理的白族调是比较高亢的明亮的: 阿哥啊,大理是个好地方一年四季春茵茵山歌动人心。 哎…阿哥哟,隔皮看瓜难辨认哎…啊呵呵…说对有情小妹说给你红瓤黑子可当真哎…阿妹哟,桃子掰开一颗心。

民族文化学者 尹明举
    第二类它就基本上叫做剑川调,可以说剑川调这一类它包括流行在洱源、剑川、南坪这一些白族的坝区河谷地区。那么这一个剑川白族调它的特点就是比较幽婉。

    歌词大意:不管别人怎样讲,不管旁人怎么说,相好在我俩,说长道短我不怕,多谢我的情哥呀,谁说我不把你想,如果说我不想你,请看河水淌,河中流水永不断,哥妹情深意又长。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教授 董锦汉
    在五朵金花里边的重要插曲也就是金花唱的那个《蝴蝶泉边》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你看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它的调式非常接近,语气同样都是在描写爱情,青年男女爱情这么一种含蓄的细腻的情感表达的东西。
歌词: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花等蝴蝶来采蜜,阿妹等情郎。蝴蝶泉边一枝花,雾里看来披金纱,拨开满天云和雾,走遍苍山找金花。

民族文化学者 尹明举
    第三类叫做西山调。为什么叫西山调?它的中心地区是洱源的西山。         
    歌词大意:你看我又疼又爱,我看你真情难锁,心儿就从眼睛看,我在你心窝。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教授 董锦汉
    太阳照到西山去,蜜蜂想花花想蜜,想到哪一天蜜糖加蜜糖,甜蜜又甜蜜。
    太阳落到西山凹,拉住太阳别下坡,手把太阳拉回转,照着我两个。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