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自杀”的95后少年曾鹏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74051207
本馆由[ neu ]创建于2014年12月01日

确实有人利用微博自杀作秀

发布时间:2014-12-04 10:30:36      发布人: neu

确实有人利用微博自杀作秀,但这不能成为滥用网络暴力语言的理由

从社会学上来说,在网络语言暴力的背后,是社会个体及其所属的社会群体的力量体现。而在当代中国,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社会戾气丛生。也由此制造了网络上犹如软刀子般的语言暴力,而类似微博自杀遭遇网络暴力,似乎还与之前利用微博自杀博围观者透支着社会的信任与公民的良知有关。

不能否认,一些微博自杀事件事后证明确实是在炒作搏出位,最著名的当属前文所提的“小苏苏”事件,而当人们为“走饭”的自杀扼腕叹息之时,微博中接连出现了好几位“直播假自杀”的网友,此后这样的闹剧一直再次发生。一旦被假消息欺骗多了,“狼来了”效应似乎也就会自然形成。于是,网友习惯假设该类自杀微博为恶作剧,采用相反方法刺激自杀者。可即便如此,却不等同于可以对这种行为围观嘲讽。正如一篇相关评论中所说“‘狼来了’也仅是置之不理,而不是在不闻不问的基础上添油加醋。”毕竟生命何其宝贵,对于关乎生命的行为,不能存在任何侥幸万一的理由。

滥用暴力语言引起人“惊恐焦虑或情绪低落”,有必要对此进行规制

当然,对微博自杀者围观嘲讽点赞,甚至大骂“你必须死”“到底死了没有”“赶紧死”等等,是极端的网络语言暴力,但不可否认,网络虚拟空间里的恶意攻击谩骂确实是是十分常见,从2006年至今,中国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虐猫事件”、“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死亡博客”、“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不胜枚举。中国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亟需规制。在此,西方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

在互联网遇暴力语言并非中国特色。2013年9月,一位英国14岁少女因为不堪网络辱骂而自杀,她的不幸遭遇让包括英首相在内许多英国人都震动不已。早在2008年11月美国一名少年在互联网上以直播形式自杀,有1500人观看,并嘲讽他“是男人就要说到做到”。

少女的父亲表示会宽恕,但这名14岁的英国女孩确实是因为不堪网络侮辱谩骂而自杀身亡少女的父亲表示会宽恕,但这名14岁的英国女孩确实是因为不堪网络侮辱谩骂而自杀身亡

虽然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不能在互联网上随意侮辱谩骂他人却是国际社会的惯例。根据英国《1997年免受骚扰保护法》,“骚扰”(harassment)除了指将人置于“暴力的恐慌”的言论,还指引起人“惊恐焦虑或情绪低落”,如前文所述,并没有研究说明暴力语言最终导致了网络直播自杀者的死亡,但类似“你必须死”“到底死了没有”“赶紧死”等等言论对于此时此刻极度脆弱的自杀者而言显然引发情绪低落、焦虑甚至绝望。美国尺度虽然比英国宽松很多,不以刑事定罪,但全美有18个州有关于“网络欺凌”的立法,47个州有关于“网络骚扰”的立法。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经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