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711
本馆由[ shuhao ]创建于2010年02月03日

蔡和森-改造中国

发布时间:2011-02-22 09:41:11      发布人: shuhao

建党倡议

  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呢?蔡和森同志主张先要组织共产党,建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蔡和森在一九二O年八、九月写给毛泽东的两封长信,以及次年二月写给陈独秀的长信《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系统地阐明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他说:“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中国发生的问题,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现社会制度所能解决的,“所以中国的社会革命,一定不能免的”,中国将来的改造,“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从而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结论。

理论建树

  特别重要的是,蔡和森明确指出,要发展中国革命,必须成立共产党;并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问题提出了正确主张。蔡和森认为:一、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战部”,它旗帜鲜明地称为“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二、这个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的学理由三点出发:在历史上发明他的唯物史观;在经济上发明他的资本论;在政治上发明他的阶级战争说。三者一以贯之,遂成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才能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三、这个党必须采取彻底革命的方法,反对改良主义。彻底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发动工农群众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四、这个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应分布于工厂、农村、学校,成为一切群众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五、这个党必须有铁的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养成有组织有觉悟的战士,担负伟大革命事业。蔡和森同志于是在8月13日和9月16日写了两封长信给在国内的毛泽东同志。8月13日的信中说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毛泽东于1920年12月和1921年的1月给蔡和森写了两封复信。信中对蔡和森提出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特别是对蔡和森同志9月16的信中提出的建党和一系列的理论。毛泽东同志回信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并告诉蔡和森:“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事,陈仲甫(也就是陈独秀)先生等已进行组织”.在我们党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这个名词的,首先见于文字的是蔡和森同志,他是我们党内第一个系统宣传列宁建党学说的人。

建党活动

  为了争取大多数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都信奉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蒙达尼会议后,蔡和森还向“工学世界社”的成员宣传他的主张,举行会议,并发表了“怎样救中国”的演说,不久,“工学世界社”发展到三十多人,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革命组织。
  

蔡和森在法国一年多的时间,不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还积极从事共产党的组织工作。1921年7月,蔡和森与工学世界社成员开会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同年蔡和森在法国发起了建党活动,组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任总支书记。也正在这个时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派毛泽东,何叔衡出席了“一大”,因法国支部没有得到消息,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后来毛泽东同志在回忆建党时说:“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几乎是同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那里的党的创始人之中有周恩来,李立三和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罗迈(也就是李维汉)和蔡和森也是法国支部的创造人”。

海外组织

  蔡和森同志在法国从事建党活动的同时,还发起组织了多次革命斗争。蔡和森同志等人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到法国后,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华法教育会不仅不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还多方进行排斥和刁难,甚至迫害,于是蔡和森、王若飞等同志组织开展了同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馆、华法教育会的斗争。迫使驻法公馆不得不解决留法学生的生活等困难。1921年6月,北洋政府企图向法国政府借款来购买军火,扩大内战。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领导开展了反对卖国借款的斗争,斗争取得了胜利,迫使法国政府宣布暂缓借款。1921年秋,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馆和法国当局,借勤工俭学的名义,抽欧洲各国募捐了一笔巨款,创办了“里昂中法大学”。原来答应在法国招收一部分勤工俭学学生入学。但到开学时,蔡和森他们得到的消息,却全是招收国内的富家子弟,因此,激起了留法勤俭学学生的义愤,于是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了一场“占里昂大学”的斗争,9月21日,蔡和森同志率领100多名学生冲进里昂中法大学,占领了校舍,驻法公使馆要求法国当局派警察拘捕了中国学生。9月21日上午,三百多名法国武装警察包围了学校,蔡和森等104名学生被拘捕。10月1日,他们在学校院内发起了绝食斗争,反抗中国驻法公使馆和法国当局的暴行。10月18日,法国当局给他们加上“扰乱治安”的罪名,无理的把蔡和森等104名留法学生武装押上轮船,强行遣送回国。

革命工作

  11月,蔡和森同志归国后,由当时的党的总书记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在党中央担任领导工作。他积极从事党的实际工作,同时继续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特别是注意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研究中国现状,探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1922年上半年,蔡和森同志在党中央工作期间,还兼抓社会主义青年团体工作。当时,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已经建立,办公地点设在上海霞飞路渔阳里6号,蔡和森同志常驻这里,指导全国青年团的工作,同年5月5日,当选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后,他为团中央主编机关报《先驱》,第7、8、9三期就是他主编的。
  7月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和共产国际的意见,通过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向中国人民提出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和经过民主革命到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蔡和森是大会文件起草人之一,对党的革命纲领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大”选举蔡和森为中央委员,至“六大”均当选为中央委员。
  “二大”以后,负责编辑党的机关报《向导》,大力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复阐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向导》自创刊至1927年停刊,始终是蔡和森同志主编,他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为《向导》组稿撰稿。光是署名“和森”的文章就有130篇,他在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就提出了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点,提出“戳穿了的纸老虎是吓不住民众势力之发展的”,鼓舞革命人民要敢于同帝国主义、军阀斗争。他还批评了胡适等人提出的“好人政府”、“联省自治”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国民党人的错误观点。《向导》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动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蔡和森同志在主编《向导》周报的同时,还撰写了《俄国社会革命史》一书,系统地总结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李大钊为推荐他这本书的出版,曾给胡适写过2封信,陈独秀也为他写过6封信。
  1922年下半年他与向警予在上海创办平民女校,蔡和森在这里讲授过《社会进化史》。
  1922年9月,蔡和森由张继介绍,孙中山亲自主盟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成为国共合作的桥梁。

出席三大

  1923年6月,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和孙中山国民党合作的问题。蔡和森与毛泽东一同出席了会议。大会以投票的方式选举陈独秀(40)、蔡和森(37)、李大钊(37)、王荷波(34)、毛泽东(34)、朱少连(32)、谭平山(30)、项德隆(27)、罗章龙(25)为中央委员(根据瞿秋白纪录)。蔡和森的高票当选,与其主编向导成绩显著,理论水平高等直接有关。会后他与毛泽东回到上海,一道在国民党内做统战工作。

唯物史观

  在这期间,蔡和森还在党所创办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兼任教授。1924年,他将自己在上海大学的讲稿,综合整理出版了《社会进化史》一书,他的这部书运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达尔文的社会进化论来论证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一部杰作,全书15万余字,从人类的起源,一直讲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讲《社会进化史》,详细介绍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宣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发展工运

  蔡和森积极主张发展工农运动,以促进国民革命的发展并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坚”。他指出,工农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新动力”、“台柱子”,只有依靠工农阶级才能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在1925年4月,他就提出建立农民武装的问题,指出“农民运动之武装的形式”的重要性。他向一切愿意革命的人们指出:“你们或是站在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真正革命阶级(工农阶级)方面,或是站在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十以下的反革命阶级(买办阶级和地主)方面。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出路。”
  1925年5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蔡和森同志在党中央参与指导了这次运动。为了把这场斗争推向全国去,他在自己主编的《向导》周报上,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很快地就把这场斗争发展到了广州、香港等城市。
  “五卅“运动后不久,蔡和森与向警予同志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扩大全会。蔡和森代表中共中央的致词。会后,与李立三同志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留在莫斯科。1925年底,他又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作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长篇讲演,详细回顾了从建党到1925年中央第二次扩大执委会议的历史,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党的历史任务和各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这是我们党的第一部党史著作。

倡导农运

  1927年春,中国的大革命运动进入了高潮。共产国际派蔡和森同志回国加强对中国革命的领导。4月1日,他途经长沙时,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在教育会坪举行欢迎大会。会上蔡和森同志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作了重要演说。他4月1日的演说,刊登在4月2日的《湖南民报》上。文章对农民革命作了极其精辟的论述。他说:“现在革命的发展,第一当注重的是农运问题,农运是整个革命根本问题。”“谁能解决农民问题,谁即可以得天下。”他还特别强调必须注重“革命武装问题”。他说:“根本问题在武装农民起来。”他已敏锐的觉察到,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在破坏革命,提醒革命派不要“牺牲农民利益而与右派妥协”。他的这篇演说,对农民革命作了精辟的论述,如同毛泽东同志后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样,对湖南的农民运动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