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成吉思汗后裔的势力进入西藏,西藏再度统一
紧接着,这种办法也被卫藏各地普遍采用,各大地方势力集团看到蒙古王子阔端先后派兵进入藏区的不可抗拒的威势,纷纷遣人向各蒙古王子表示归顺并建立依靠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在一些文献中有大同小异的记载。帕竹·绛曲坚赞写道:“当时,吐蕃地方是由在凉州的王子阔端掌管,从阔端阿嘎(阿嘎为蒙古语兄长之意)那里取来供养的上师,止贡巴由蒙哥汗知照,蔡巴由薛禅汗知照,帕木竹巴由王子旭烈兀知照,达隆巴由阿里不哥知照。四位王子分别掌管了各个万户。”。这段记载中的“知照”即是占有统治之意。这些王子还向各自统治的万户府派驻了蒙古的守护军,后来薛禅汗(忽必烈)登上中国的皇位后,才下令撤走了这些蒙古守护军(驻帕竹万户的守护军因忽必烈与旭烈兀关系亲密,没有撤消),这些也见于大司徒绛曲坚赞的著作中。按上面这些记述,说明在蒙古军队的威胁出现之时,西藏的各个统治集团就全都分别向各个蒙古王子表示归顺。而同样是他们,却从未向中国边界之外的任何外国表示过屈服。这就充分说明,这种情况只有在历史上许多世纪中,中华各民族相互长期接触和友好交往的牢固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
公元1240年即藏历第四饶迥的铁鼠年,当时蒙古的窝阔台汗在位,窝阔台的儿子额沁阔端,派遣将军多尔达赤率领武装军队前来西藏,此即是许多藏文史籍中所说的蒙古多达那波将军。他们经过安多和康区前来卫藏地区,沿途对自动归顺和纳款的人不加伤害,并让其首领官员照旧管领地方,而对进行抵抗的人则用武力镇压,使得大多数地方势力纳款归附,当年比较顺利地抵达前藏的热索地方。
当时,止贡寺的法座京俄·扎巴迥乃的近侍官巴释迦仁钦积极准备抵抗蒙古军,但是并未能组织抵抗,官巴本人就被多尔达赤抓获。当正要处死他时,京俄仁波且(对高僧活佛的尊称)前往顿塘,向蒙古军纳款,并讲说了许多经典,多尔达赤说:“托因(蒙古人对出家僧侣的称呼),你是一个好人。”并对他敬礼,免除了官巴的死刑,双方和好融洽。“京俄把西藏木门人家的户口名册献给了他。(多达那波)接受了,(对京俄)加以照顾。”
在当时西藏各大地方势力中,止贡派是最为显赫富足的,止贡派向蒙古军纳款,带动前后藏各个地方势力也放弃武装抵抗,使得蒙古军队在“东部工布地区以上、西至尼泊尔、南至门巴的地区内拆除堡寨,用不能违背汗王令旨的严格法度进行统治”(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1957年版,121页)。
这样,很快结束了持续400多年的藏区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没有经过太大的战争和杀戮就使全藏开始出现和平安定。绛曲坚赞记述说:“多达那波……拆毁了下至东方工布地区、东西洛扎、洛若、加波、门地门贝卓、洛门和尼泊尔边界以内的各个堡寨,以蒙古的律令进行统治,使地方安宁,这时王法和教法如同黎明时旭日东升,照耀操藏语的地域”,充分表达了藏族多数人对当时西藏出现统一和安定局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