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钢城十一中数学老师张明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5788056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0日

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11-11 14:42:23      发布人: Jackson

11月8日下午四点左右开完党代会,张明举回到教学楼用手机写了署名的绝笔信,先是发到了青山区数学老师的教职工QQ群里。下午4点14分,群里显示张明举发送的消息被群管理员撤回。4点15分,学校监控显示,张明举纵身一跃,跳楼身亡。


张明举今年44岁,自杀前是武汉钢城十一中初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武汉钢城十一中是武汉市青山区的一所重点初中。目前钢城十一中初二年级共有8个班,张明举是初二1班和2班的数学老师。张明举的学生回忆,张是一个有趣的数学老师,对待学生很好。

张明举留下的署名绝笔信中称,他于2008年来到钢城11中,至今正好10年。来的时候刚与妻子离婚,孩子刚刚一岁半。此后一个人抚养孩子长大。两年后,被分配当体育班的班主任,文化课管理极其辛苦,加之一个人带孩子,每天来回武汉汉口两地。身体状况一度堪忧,班主任职务被换掉。后来中考奖励,他拿到手的奖励最少。

由于对学校的工作安排、绩效考核和晋升制度的不满,张明举感到生活艰难,长久沮丧和失眠,想要离开人世。

在绝笔信的最后,张明举说,希望生活在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有人情味的世界。他说他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已把教学生涯中最好的10年奉献给了十一中。

9月13日凌晨4时左右,学生们还未起床,河南洛阳第十七中学52岁的初三班主任、数学教师王宏召王老师就出现在学生宿舍楼的监控视频中。5时多,他编好那2条短信。6时许,跳楼自杀。

9月8日上午11时26分,王老师给洛阳十七中学校长倪国强发信息:“倪校长:我希望学校公布绩效工资和职工福利的账目,重新研究中考奖励制度。”12时02分,他再次给校长发信息,希望能公示一下2018年的中考奖金标准。但是均未获得校长回复。

两位老师留下的“遗言”中都提到了“压力”!谈到压力,我想教师的压力可能来之方方面面,首先是教学,你要完成诸多的任务,上课,备课,多媒体课件,计划,总结等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要搞分数的评比,你会觉得你要成为一个永动机,那个压力远比体力上的消耗,教师的工作是劳心,有些看不不见,能看见的多半是体力和时间上的消耗,当身体吃不消的时候,就会出现身体的不适,身体不适加上考评的压力就会出现身心的问题。这些压力来自哪里?来自学校,来自社会,来自自己。简单说就是外部和内部,外部的压力这是管理的必然,管理往往使校长和教师处在矛盾的两个方面,当这个平衡点掌握不好,就成了压力。当管理成为无休止的考评的时候,人们之间就成了竞争者,所有人都成了对立着,相互之间的压力就产生。一方面来自自己的内心,能从人群中胜出,就被认为是优秀者,如果一个群体中只有几个人拿到一级职称,那这个金字塔还是稳定的,不会给部分人带来压力,反之就成为不可接受的压力。

两位老师都提到绩效工资的发放不公问题及工作一些安排不合理问题等,这也是许多学校中存在的问题,象绩效工资的发放和一些工作的安排,学校完全可以放到明面上,进行公开、透明的操作,多听听老师的心声,与老师们共同协商,拿出一套切实可行、公平公正的方案来。

笔者认为,作为学校领导,应有宽阔的胸怀,放下身段,与老师平等相处,能认真听取老师的诉求。

若老师诉求合理,就应及时解决,打开老师心结,就可避免类似王老师的事件再次发生。

若诉求不合理,学校为了顾全大局,也应与老师沟通,求大同,存小异,及时疏通死结。

避免老师与学校的矛盾激化,只有这样,老师与领导才可能形成活力,学校工作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同时呼呼学校要关注一下老师的心理健康

①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喜欢自己的工作

②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学生时能够引导其保持心理健康

说起来很简单,其实教师这份工作经常会有“蓝瘦,香菇”的时候,很多调查发现,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工作倦怠、失眠等。在一些发达城市的重点中学,多半的教师会感到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七成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普遍存在,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学生们的情绪。

如何缓解不良情绪?

①适度合理的宣泄。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

②学会正确驾驭自己的情绪,压力也是动力,没有压力也就没有进步,从乐观的角度考虑事情往往更容易解决问题。

③处理好与学生、同事、领导的关系。学校也折射出一个小社会,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同事、领导友好相处。

④求助于校心理咨询师或专业医师。如感觉自己心理问题较严重,可找学校心理咨询师进行治疗,或者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