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杀日寇 流尽最后一滴血
滇军的前身是清末的云南新军。20世纪初,清政府在云南设立新军两镇,以守卫边疆、强化统治,未料想却反被新军推翻。随后,在蔡锷将军的引领下,滇军率先反对袁世凯称帝,打响了护国战争的第一枪,一时名噪全国,成就了滇军最早的光荣。
抗战爆发后,滇军凶悍的火力足以与日军匹敌,而
衡山忠烈祠中王甲本将军的碑
机关枪阵更是让日军吃尽了苦头。约10万滇军子弟为国捐躯,却未出现投降的将领和伪军,滇军也
王甲本军长在衡阳之战中壮烈牺牲
由此获得“国之劲旅”的美名。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节目日前聚焦王甲本,这位一军之长,与日寇力拼刺刀,血战到死!
王甲本将军从1937年的淞沪会战到1944年的长衡会战,一共经历了22场会战中的9场。而长衡会战却也成了他的最后一战。王甲本率第七十九军从衡阳外围西渡地区迅速向南奔袭150公里,终于抵达湘南东安、冷水滩和山口铺 芦洪市一线,试图阻击日军。9月7日晨,王甲本到达山口铺时,向敏思的98师292团并没有如期出现,王甲本几个人却被日军发现。王甲本与日军力拼刺刀,展开肉搏,他是抗战中唯一一位和敌人用刺刀搏斗而牺牲的军长。
抗日烈士——王甲本上将
王甲本后人昨赴湖南拜祭
后续部队某部机枪连连长傅沔池率部赶到,拼死抢救军长王甲本遗体,并装殓了烈士的遗体。王将军牺牲后,举国震动。在武冈县,第七十九军召开了全军追悼会,纪念英勇牺牲的王甲本军长,各界人士的挽联花圈挂满了会场,全军将士痛哭流涕,大家一致表示继承抗日英雄王甲本将军的遗志,狠狠打击日本强盗。追悼会后,王甲本将军的遗体被埋葬在东安县山口铺芭蕉村张家冲后山坡上。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派人送来挽联:
“东安县里悲霞日
玉霁亭边混共天”
横批是:抗日民族英雄王甲本
王甲本将军为国捐躯后,1944年11月7日,国民政府国防部追认他为陆军中将,抗日烈士,王将军故乡的富源县中安镇改名为“立基镇”,该镇的北大街被命名为“甲本街”,中安镇小学被改名为“立基小学”,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壮烈牺牲的英雄。
早年从军救国,王甲本将军刻苦努力,作战勇敢,头脑冷静,颇有军事才华。他爱兵如子,治军有方,一生清廉正直,倍受官兵爱戴。
他在28年的军旅生涯中,足智多谋,作战勇敢,身先士卒,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从排长始,逐级提升。抗日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79军中将军长,为国家民族的生存,战死沙场,以身殉国。豫湘桂战役牺牲后,追赠为陆军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