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冬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5228
本馆由[ yvywgm ]创建于2009年12月30日

傅冬晚年如何看待父亲傅作义

发布时间:2010-02-24 09:07:56      发布人: yvywgm

    近日,在朋友的引荐下,记者有幸认识了傅作义将军的女儿、北平和平解放中的“和平女神”——傅冬。如今已离休在家的傅冬说起当年的事,依旧历历在目。

    解放战争中站在父亲对立面

    童年的傅冬对父亲很有意见,主要是从母亲的婚姻生发开来的。傅冬的母亲张金强和傅作义的结合大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果。张金强随夫婿入驻太原,生下了傅冬和她的弟妹。

    20世纪20年代末,傅作义升任天津警备司令,在那里结识年轻的刘芸生,于是又结了一次婚,并和这位妻子长久地生活在一起。张金强是一位受到了新思潮影响的女性,对丈夫新的婚姻选择非常不满。这样的不满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傅作义和张金强的感情,虽然傅作义将军保持张金强结发妻子的名分不变,但张金强必须承担起独立抚养子女的义务了。

    在抗日战争的洪流中长大的傅冬投身于进步学生运动,接受了中共主张,终于在解放战争中成为中共地下党员。这时,她对父亲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她认为父亲坚持绥远抗战,称得上一代名将。另一方面,她对父亲生分了母亲不满意,而且逐渐认为父亲已成为“资产阶级”的一员,是反对人民的。不过她又认为,父亲的生活是朴素的,保持了农民本色,打仗能身先士卒,这是与腐败官僚不同的地方。

    解放战争中父亲与人民军队征战于华北战场,傅冬认为父亲的两重性益加暴露出来,她的思想上也承受很大的痛苦。

    接受任务劝说父亲

    1948年11月,傅冬接受地下党的任务,到北平去,劝说父亲停战,和平解放平津。傅冬义无反顾地去了,她的心中有两个“帮助”:帮助拯救平津数百万人民免于战火,保护古都北平的文化古迹;帮助拯救自己的父亲,使他站到人民方面来。

    傅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完成得不够好,觉得父亲没有更好地听从自己的劝说,及早决定停战,否则天津之战也许可以避免。对这点傅冬相当失望,因此,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她马上产生了离开父亲的想法。1949年3月,她回到了天津。

    晚年想为父亲写些什么傅冬说,特别是自己也进入晚年,静下来设身处地、从父亲的具体环境出发细细思量,才渐渐意识到,作为一个在旧时代战场拼杀出来的将军,要他在大决战的关头放下武器,将手下的几十万大军交出去改编,实在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何况我的父亲打过许多仗,还擅长于守城呢?”后来困守北平的父亲也向她说起:“我不是不会打仗,手下毕竟还有20万大军呢,要打就是一场血战。但是打下来会有什么结果?我反复想的就是这个。”

    晚年,傅冬总想为父亲傅作义将军写些什么,这个念头涌上来又放下,是自己执笔,还是请一位满意的作者写?看来始终没有决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一旦打算要为父亲写些什么的时候,傅冬就会觉得对父亲的认识很不够,慨叹自己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太短。这一点永远不会得到弥补了。

    10-01-10  来源: 北京日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