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收到唐县白求恩纪念馆陈玉恩馆长发给我的信,发表了对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的评论,在征得陈馆长同意后,我把他的信贴上来。
尊重历史 还原真实的白求恩
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凡响,众人褒奖不一。白求恩大夫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并以身殉职于河北省唐县。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文章《纪念白求恩》。1940年,晋察冀边区军民克服重重困难,在唐县军城南关为白求恩修建了陵墓。1971年,唐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建立白求恩纪念馆。1986年,馆址北迁,重建新馆。新馆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馆名。1986年11月与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结为馆。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首批1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纪念馆现存有关白求恩的历史图片200余幅,实物100余件,并按时间顺序、客观、公正、真实的反映了白求恩大夫的伟大人生和生命轨迹。但是,在观看了《诺尔曼·白求恩》的电视剧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白求恩作为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在他逝世67年后,又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台播映,这是一件好事。但为什么花费巨资拍摄的电视剧,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个众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电视剧的编导们为什么不能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白求恩大夫来华后主要战斗和生活的地方是河北唐县,至今留下了许多遗址:如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旧址在唐县牛眼沟村;白求恩战地医院在唐县西胜沟;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在唐县花盆村;白求恩的逝世地在唐县黄石口村;白求恩的初葬地在唐县于家寨村;白求恩的陵墓在唐县军城南关等等。至今还有许多亲身接受过白求恩治疗的老乡还健在。编导们为什么不愿下功夫,沿着白求恩的足迹去搜集创作素材,而是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在异国他乡,而不愿到白求恩来华后主要战斗和生活的老区唐县,去体验一下生活。
剧中描述白求恩负伤以后,又回到松岩口。松岩口在山西五台县,那么白求恩是怎样拖着病危的身体长途跋涉,从黄土岭前线回到了松岩口。而事实是,1938年9月15日,白求恩创办的“模范医院”在山西省五台县松岩口落成。1938年9月下旬,日寇以3个师团、1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对五台山地区发动了秋季大扫荡,模范医院被迫向河北省平山县转移。在这次扫荡中,白求恩辛辛苦苦建立的模范医院院址被日军焚毁,白求恩怎能再回到一片废墟。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救治伤员过程中,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后感染中毒。11月7日,白求恩拖着病体来到黄土岭前线,参加战地救护。由于病情恶化,被抬离前线,送往军区设在唐县花盆的后方医院治疗。
11月10日下午3时,到达唐县黄石口村,住在邸俊星家北屋。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逝世,终年49岁。而电视剧中描述的是山西松岩口,群众都是山西口音,我们认为该剧极大地伤害了唐县人民的感情。而事实是,1939年11月10日上午,护送白求恩的担架到达唐县境内。在花塔村遇到敌情,只好沿河西上。下午3时,来到黄石口村,这里距花盆村军区后方医院还有12华里路程。但是,白求恩已感觉到了自己的生命危险,他要争取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最后的贡献。白求恩坚决要求,担架停在黄石口村。在村长陈同勋的安排下,白求恩住进村口的邸俊星家。他家紧挨路边,如遇敌情,能立即转移。邸俊星家腾出了最好的北屋,当时已是初冬,山区特别寒冷,又刚下了一场雪。房东邸俊星的母亲在屋里升起一盆炭火,又给白求恩送去棉被和皮袄。当天晚上,村里增派了3名联络哨,以保护白求恩的安全。
在电视剧中白求恩的遗体被山西的老百姓抬了五天五夜,最终也不知去向。而事实是,1939年11月12日清晨,一位陪伴白求恩的陈军医急速跑到黄石口村村长陈同勋家里。他一见村长就哭得喘不过气来:“那个外国人白……白……白大夫死了!”村长说:“你别哭,你是就地埋,还是抬着走?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咱军民一家人哪!”陈军医说:“我不敢埋,得请示上级。”“我给你派人,找担架。”村长和村武委会主任张好敏商定,派了6个人,找来一副担架,将白求恩的遗体护送到木兰村交通站。后翻山越岭,几经当地交通站转送,于11月15日傍晚在石门村交通站停歇,由村干部马长喜、陈明保等派人转送,当夜晚转移到于家寨村(于家寨距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和家庄只有4华里),停放在军区第二休养所。
在该电视剧中描述白求恩受伤最危险的时候是在齐会战斗中,剧中出现的背景是山区。齐会战斗发生地冀中平原河间县齐会村,是由贺龙师长指挥的120师部队创造了平原歼敌的光辉范例,时间是1939年4月。而白求恩遇到的危险时刻是在1939年10月的摩天岭战斗。电视剧的编导们即搞不清时间和地点,又分不清山区和平原,只能凭空捏造。
在电视剧最后一次战斗中,白求恩抢救伤员场景都是搭得野战帐蓬。而当年此时正是白求恩在摩天岭战斗中,在孙家庄小庙抢救伤员,哪来的帐蓬。并且老摄影家吴印咸在当时拍下了许多照片。当年的历史照片还在,孙家庄小庙还在,编导们为什么不能到实地进行采访。
在医疗队药品匮乏的时候,编导们让美国人丽萨和新西兰人凯瑟琳到西安去买急救药品。凯瑟琳不愿前往,而经过丽萨做工作,才一同前往。而事实上,凯瑟琳曾30余次到北平为八路军购买医疗器材和药品,并用尽了自己的平生积蓄。因帮助八路军工作,凯瑟琳被日军驱逐回国。
在电视剧中,编导们还编出毛主席要派飞机空运药品抢救白求恩。编导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故且不提延安是否有飞机,即便有飞机,他们怎么来山区进行空投。白求恩当年率领的加、美援华医疗队只有3个人,他们分别是:队长白求恩、美国医生帕森和加拿大护士琼·尤恩,不知编导们出于什么目的又编出一个美国人丽萨。
总之这部电视剧给的人印象,是戏说,编导们可以不负责的凭空编造。历史不容捏造,也不能凭空想象。作为一个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素材的电视剧,并且白求恩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应该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白求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衷心希望电视剧的编导们要以对历史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拍摄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即不能戏说,也不能演绎,更不要炒作,让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馆长:陈玉恩
200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