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记住他的名字叫:白求恩
尊敬的格里菲斯大学校长康奈教授,
尊敬的孟加拉驻澳高专裘得瑞阁下,
尊敬的印度尼西亚驻澳大使朱利安托阁下,
尊敬的昆州首席医官杨格博士,
尊敬的朱教授,
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女士们,先生们,
我十分高兴出席今天的毕业典礼。我对格里菲斯大学表示祝贺,你们又培养出一批公共卫生精英,这是对人类健康福祉所做的又一贡献。我对圆满完成学业的9名中国同学及其他国家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
199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令我终生难忘。他说“今天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你们不仅要把这个学位当作一生的荣誉,更要清楚你们的肩上同时又挑起了一副担子。不管你们今后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你们都要始终记住,中国有13亿人,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地域发展很不平衡。从整体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中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30年来,中国培养了1900多万大学生,270多万硕士,33万博士,仅去年就有650万大学毕业生。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努力和成就举世公认,举世瞩目,举世无双。但如果我们把这组数字放到我前面提到的三个参考系中衡量比较,你就会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差距不小。特别是掌握高科技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就更珍惜格里菲斯大学的培养项目,你们不是在锦上添花,而是在雪中送碳。不是碳排放的碳,是温暖人心的光和热,情与爱。
2006年,为了支持中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里菲斯大学专门设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精英培养项目”,并成功获得澳洲国际开发署领导培训奖学金资助。大学的环境和人口健康中心共为51名来自中国的公共卫生骨干提供了培训。最近,中国媒体在公众中做了一个问卷,题目是请你选出近100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的、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100位外国人。调查的范围相当广泛,人们踊跃投票,荣获榜首的不是政治领袖,不是科学泰斗,也不是经济大鳄,而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他叫诺尔曼·白求恩。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医生所以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是因为他不仅医术高明,更重要的是他用生命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支持了中国的正义事业。如果下次再选第二批100名最受中国人爱戴的外国人的话,我一定要向媒体推荐格里菲斯大学,你们太伟大了。你们的工作不仅是在输血,而且是在培养中国疾防体系的造血能力。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这51位同学是精英中的精英,将奔赴全国各自的岗位,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以几何的规模和速度使我可爱的祖国减少解除疾患,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这里我要向你们鞠一躬,谢谢你们了,尊敬的老师们。
毕业典礼是最激动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后说再见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老师们眼圈都红了,朝夕相处,师生情、同学情,情意缠绵,情义无价,情谊常在,恩重如山。我还要对同学们说几句,不仅是9名中国的同学,还有各国的同学。公共卫生是基础学科,是一个综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诸多门类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性的学科。时代病的患者不找你们,富贵病的患者也不找你们。你们既不是内科又不是外科,更不是营养科御膳坊,所以你们与医师、律师、营养师、特级大师的职业是不同的。某种意义上说,你们是大众医学,慈善医学,是“穷人的守护神”,“贫困地区的保护伞”。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你们的付出和奉献就更崇高更有意义。就像一首歌中唱的:当天塌地陷的时候,人们总是想起了你;当花好月圆的时候,你却消失淹没在欢乐的笑声里。我祝你们一路走好,永远保持南丁格尔的信念和白衣天使的那份圣洁。秉持和坚守科学精神、人道精神、爱国精神和职业精神。
另外,同学们到澳大利亚来,学习生活了那么长时间,日久对这块土地会有感情。希望你们不仅掌握知识,今后造福本国人民,也要为双边多边友好合作多做贡献。澳大利亚应当是你们人生旅途中值得纪念的重要一站。从这一站出发,奔赴更高的理想境界和实践目标,收获更绚烂多彩的美丽风景,创造更辉煌成就的壮丽人生。
感谢了,老师们。你们到中国去,人们会视你们为诺尔曼·白求恩那样的知心朋友和尊贵的客人,受到特殊的礼遇和隆重的接待。
再见了,同学们。我真的很为你们骄傲,很为你们自豪,很为你们感动。祖国和人民盼着你们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