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51007175
本馆由[ 回家 ]创建于2012年07月13日

潘家铮是登山者,那么,横在他眼前的就是珠穆朗玛峰

发布时间:2012-07-13 17:17:21      发布人: 回家
触摸梦想

  潘家铮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之家,小学未毕业就遭遇抗战烽火。这个并不机灵、被父亲称作“呆虫”的孩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使他早慧,深切地感知亡国之痛;使他一目十行,为以后阅读汗牛充栋的资料打下基础;使他情感炽热,性格执著,为了理想百折不回。

  抗战结束后,自学不辍的潘家铮考取高中毕业资格,次年报考浙江大学。1950年,他从土木工程系毕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开始触摸一生的梦想:开发水电,造福人民。

  潘家铮至今难忘拥有世界第一水能蕴藏量的祖国曾多么落后。“海南岛有一座5149千瓦的水电站,是日军占领时为掠夺海南铁矿仓促修建起来的。当中国政府遣返电站的两名日本工程师时,他们留恋地望了电站一眼说:我们走了,电站也完了。”

  年轻的潘家铮岂能服气?他从设计、施工200千瓦的小水电站做起,并进修数学和力学知识,逐步形成独特的设计思想。7年之后,他出任新安江水电站副总工程师,开始具体领导工程设计与施工。

  1985年,潘家铮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在论证热潮几番起落之后,他代表论证领导小组作出了“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的结论,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

  1992年,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获得通过。当晚,潘家铮回家美美地睡了一觉他深知,自己正处于“风暴眼”,开工后,就要用责任和事实去说服世人。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国务院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提前来到坝顶。

  如果此时的潘家铮是登山者,那么,横在他眼前的就是珠穆朗玛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