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遗产由慈善信托基金控制分割
邵逸夫为人低调,早为避免家族遗产争夺做好了准备。有媒体报道称,邵逸夫早在1997年前便立下遗嘱分配百亿身家。据悉,邵逸夫是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的指定人,有可能通过该慈善信托基金管理家族遗产。
邵逸夫遗产由慈善信托基金控制分割
2011年3月,邵逸夫名下资产包括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和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Shaw Holdings Inc。持有邵氏兄弟和邵氏基金100%的股本权益,邵逸夫则通过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持有Shaw Holdings Inc. 100%的控制权。也就是说,邵逸夫的资产最终都由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控制。
有曾接触过邵逸夫和方逸华夫妇的人士告诉本报,其实邵逸夫将所有的遗产都放入了慈善信托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教育和科研等公益事业,也不排除用于向家庭成员支付生活费用等。如今,方逸华为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主席和邵氏基金主席。
据香港媒体早前报道,邵逸夫1997年便已立下遗嘱,避免四名子女和方逸华争家产。报道称,邵逸夫急于将无线卖盘也是为避免将来发生如龚如心等一样的后人争财产场面。报道还称,除了公司股权外,邵逸夫名下的房子都打算卖掉,有意在所有资产套现后成立基金。
慈善信托基金由百慕大神秘机构运作
有关邵逸夫名下的基金,被广泛报道的主要有三个: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其中,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被普遍简称为邵氏基金,是最常见的捐赠主体,例如遍布大陆大学的“逸夫楼”基本均为该基金捐建,这个基金曾经持有TVB 6.23%的股权,在将2.59%捐赠给香港数家教育及慈善机构后还持有3.64%股权。而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则是为运营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而成立。而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正是媒体所称的“为儿女成立的信托基金”,是邵氏家族财产的最终持有者。而这一基金,被委托给一个注册在百慕大的Shaw Trustee (Private) Limited的神秘机构运营,以完成家族财产的增值保值。值得注意的是,Shaw是邵姓的英文。而这个机构此前并未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其运营的基金背后有着复杂的股权结构。
为邵氏家族资产承担保值增值任务的百慕大Shaw Trustee (Private) Limited公司,又是何人在运营?至今不得而知。此前,香港某私募基金的负责人萨穆杰曾这样描述:“邵氏家族把从传媒帝国赚来的钱通过基金投到海外,由其他专业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打理,实现增值。这样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而现在不少富豪基金是由家族成员自己管理,缺乏顶级的专业资产管理者。”
香港富豪惯用家族基金信托打理资产
在一代香江超级富豪垂垂老矣之际,香港的富豪家族争产案此起彼伏。前有龚如心的世纪千亿资产争产案,近有霍英东家族内讧争产案,就连无线现大股东之一王雪红,也身陷父亲“台塑大王”王永庆的遗产争夺中。和邵逸夫同月生日的濠江赌王何鸿燊,近几年也家族内战不断。在生前订立好遗嘱避免争产,李嘉诚甘为人先。2012年5月,李嘉诚成为首位公开谈论家族继承的大亨,将长和系资产交由长子李泽钜管理,并全力支持李泽楷收购扩展自己的事业。
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教授、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范博宏曾表示,将家族财产注入信托基金,让家族成员成为受益共同体的做法在香港富豪家族中一直相当普遍。但在研究100多个这样的信托后,他发现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有很大问题,家族成员被信托绑在了一起,“不和谐的家庭加上家族信托,等于企业价值的毁灭。”实际上,近年来处在争产风暴眼中的新鸿基郭氏家族、霍英东家族,均是通过信托方式“锁定”家族成员。但由于永久信托难以解散,令家族成员无法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