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质廷:言传身教的好导师
桂质廷在大学执教40年,为国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专门人才。他教授过普通物理学、电磁学、光学、无线电、近代物理等课程,备课认真,讲授亲切、生动。他每堂课先用中文一字一句地将讲授大纲在卡片上逐条列出,然后亲自和助手准备演示实验与讲解图表,仔细认真,一丝不苟。
他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作风民主。他提倡自学,鼓励深入思考钻研。他在课堂上宣布:如果有谁感到讲授内容不能满足需要,可以从后面退出。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苏联的教学大纲,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比前大为加重。一些新任课的青年教师反映过去学少了,很多内容不熟悉,要求为他们补课。他耐心地以身说法开导这些教师应在工作中学,边干边学。他自己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近60岁的高龄时,仍参加俄文学习,和学生一样跟班听苏联专家的讲学,从不缺课,为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
桂质廷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他一生主要成就都与实验观测分不开。对于实验室,他很有感情,即使担任系主任、院长等职务,有繁忙的教学、行政任务,仍经常进实验室去工作。动手是他的乐趣,家中的书桌后面,有一块工具板,整整齐齐地排放着一套常用工具。他对自己的研究助手和学生,特别注意实验技能的培养,亲自指导新型设备的试制、安装和调整。在他的日记上,可以找到当时做实验情况的一些记载。他曾经说过:“我和系内一些同事的感情,是在实验室修仪器中建立的。”他经常强调用仪器不能一味贪新、贪精、贪洋,要物尽其用,要学会正确地选择与使用仪器。
桂质廷见多识广,胸怀坦荡。他是地球物理专家,却鼓励学生不必一定跟着自己的脚步前进。40年代他指导自己的第一个研究生时,就为该生指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一是自己从事研究的电离层物理;另一是生物物理。当时,生物物理还处于萌芽阶段,他竟高瞻远瞩,预见到它将会来临的蓬勃发展。另外,如哨声传播问题,他在40年代就给予了密切注意。这些都证明了他在科学上的远见卓识。
1960年,桂质廷开始编写《地磁及电离层电波传播》一书,可惜他当时的身体条件已不太好,只能在病床上完成初稿,不久就与世长辞了。他这部遗著,到1985年才由他的学生们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