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彪如同接受审问般回答
傅彪如同接受审问般回答
高考落榜,傅彪寻求着出路,无意中发现中华社会大学电影艺术系表演专业招生。父亲问了傅彪三个问题,傅彪如同接受审问般回答: 你喜欢这个吗? —我很喜欢。 你以后碰到困难你会不会后悔? —我不后悔。 —碰到天大的困难也不后悔吗? —不后悔。 父亲就对母亲说:“给他钱,让他去考。” 尽管是一所业余大学,但依然有2700人报考,而表演专业只收20人,傅彪幸运地考上了。这是1982年,18岁的傅彪开始了他的梦想。 离开学校,傅彪考上了铁路文工团的话剧团。从艺生涯
后来傅彪从话剧团调到曲艺团,曲艺团的领导认为傅彪有演评书、相声的才能,但傅彪却不喜欢,他觉得学了这么多年的表演,他应该演戏,心里老是觉得不甘心。傅彪想出去拍戏,但团里不让,团里排练演出,但没有傅彪的份。就这样,傅彪过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生活。 正当傅彪徘徊四顾无路可走的时候,张艺谋出现了。 那是1994年,傅彪从深圳拍完电视剧《广告人》回来,接到张艺谋剧组的一个电话,说张艺谋要见他。 于是傅彪去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剧组所在地。当时接待傅彪的是两个副导演,让傅彪对着镜头做了介绍。三天以后,傅彪接到副导演一个传呼,说:“那个三爷的角色的人选,最后角逐者只剩下两个人,其中有你,我希望是你。” 接着那个副导演又呼了傅彪一次,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机有可能往后推,如果你有别的事,先忙别的。”傅彪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等! 终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剧组通知傅彪去试装。他在苏州东山地质疗养院招待所见了张艺谋一面,就这样,傅彪正式就读“张艺谋学校”。 傅彪利用拍戏的间隙,虚心向各位前辈同仁求教,所有的心得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了两本笔记。 在这所“张艺谋学校”里,张艺谋自然是校长,最重要的老师是李保田。李保田使傅彪真正明白了角色是谁,剧本是谁,我是谁。体验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傅彪不急着拍戏了,而是沉下心去,融入社会,体验生活。他专门去一家广告公司打工,没想到从一个业务员做到常务副总,公司80%的业务都在傅彪手中。 就这样,傅彪等待着,磨练着,准备着,终于有一天,一个长得与傅彪彼此彼此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冯小刚。 在此之前傅彪已与冯小刚打过一次交道。拍《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作为男配角的傅彪曾经跟当时的编剧冯小刚探讨过一句台词,傅彪说,这句台词要改,冯小刚随口说不用。第三天,傅彪接到电话,让傅彪要改台词,改的就是那天傅彪提出的那一句。但当时冯小刚根本不认识傅彪。 后来冯小刚执导《甲方乙方》,外景地就在傅彪父亲工作的总后部队大院里。当时的制片主任陆国强是傅彪特别好的朋友。《甲方乙方》当时很缺钱,陆国强请他帮忙办一些剧务。傅彪很热心地帮剧组在食堂订到了价廉物美的伙食,傅彪还亲自把包子一笼一笼地从一楼端到四楼。被冯小刚看在眼里
这一切,都被冯小刚看在眼里。有一天冯小刚对陆国强说:“这小伙子不错,以后可以带他干制片。”陆国强说:“他哪里傅彪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