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黑龙江桦南县遇害女孩 胡伊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37687465
本馆由[ Rt ]创建于2013年07月31日

谭蓓蓓孩子没错应理性修复

发布时间:2013-08-09 17:17:02      发布人: jackson
记者从桦南县警方了解到,涉嫌杀害胡依萱的谭蓓蓓,于6日下午14时许,产下一名7.8斤重的男婴。目前,谭蓓蓓和男婴生命体征正常。7日上午,白云江的父亲与谭蓓蓓双亲被请到县公安局,面对警方提出谁愿意收养孩子的一事,双方家属均拒绝。与此同时,胡依萱的母亲因为过度思念女儿,精神陷入恍惚,整日以泪洗面、魂不守舍。(新民网8月9日)

    发生在小城桦南的一桩惨剧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善良助人反被恶毒夫妻残忍杀害,“天使女孩”胡伊萱的遭遇让人扼腕痛惜。连日来,数十万网友在网上展开悼念胡伊萱的活动,有对女孩的深深惋惜,也有对凶手谭蓓蓓的谴责。

    在人们愈发感慨社会的道德空气日渐稀薄之时,这起“非典型”的极端个案中,凶手残忍扼杀的不仅是花季少女胡伊萱,恐怕还有助人之善意。

    行凶夫妻以怨报德的卑劣人性,已然突破了人类最低的道德底线,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躲不开人心的谴责。对于如此滔天罪行,网络上不少网友对二人进行的道德批判,既是情之所至,也是在公共事件面前,社会情绪的一种集体渲泄。

    但我们注意到,这些表达中,一些极尽狠毒、严酷之语,大有裹挟舆论之势。一批“以毒攻毒、以恶治恶”的观点和言论隐含着暴戾情绪,撕扯着公众的理性。

    尤其是,当这种道德批判,肆意蔓延到凶手的父母、孩子身上时,更加冲出了理智的轨道,偏离了道德的方向,成了脱缰的野马,触碰社会的底线。

    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得出,凶手的父母,已经在心底重重地压上了一块磐石。因为儿子的恶,在那个300多户的安静山村里,原本老实巴交、口碑不错、终日勤劳耕作的老夫妻,便要从此背负起耻辱的骂名,生活的空间变得逼仄无光。他们又何尝不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之一呢?

    还有嫌犯夫妇那个孩子,面对网友的声声诅咒和谩骂,他的人生路已被提前打上了一个前途未卜的问号,蒙上了一层沉重的灰暗。还不知道善恶之分的他,便因为父母做下的恶,承担了本不该属于他的残酷。这个刚出生的生命,未来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快乐和尊严。对无辜孩子发出的骂声和诅咒,无异于打着道德的旗号,传递着“恶”的负能量。

     更有甚者,网络上有个别网友发帖攻击东北人,将案件中的恶行,归咎于东北人的“恶”。如此荒谬的逻辑,将由此案引发的非理性情绪推向极致。作恶行凶的嫌犯是东北人,助人为乐的善良女孩不也是东北人?人与人之间,没有地域之分,只有善恶之别。这些言语,是对桦南广场上那些手持蜡烛,为伊萱送别者的侮辱,更是对像伊萱一样善良人们的不敬。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和批判的权利,面对罪恶,人们的道德立场和价值观,显示出了一个社会的良心。但是,理智的声音永远比情绪化的谩骂、暴戾的诅咒更有力量。

    无节制的情绪宣泄或许会酝酿下一个罪恶,理性的修复也可能阻止暴戾之气真的变成恶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行凶夫妻以怨报德的卑劣人性,已然突破了人类最低的道德底线---这句话太贴切,既然已经不做人事,就不要存在于人间了!中国的违法成本太低,拐卖儿童,贩卖少女的,都突破了为人的基本要求,应该严惩!


    写信时间:2014/06/17 09:41:51
  • 我们每个人要正确对带孩子和父母无关,他刚出生,人们的道德立场和价值观,显示出了一个社会的良心,他们的父母,原本老实巴交、口碑不错、终日勤劳耕作的老夫妻,便要从此背负起耻辱的骂名,生活的空间变方寸,他们又何尝不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之一呢


    写信时间:2013/08/25 11:01:12
  • 我好希望那个谭蓓蓓早点死;她不但心狠;还不守妇道


    写信时间:2013/08/13 16:01:42
  • 也让那个走远了的女孩好受一点啊;让她的父母也看到了有政府申当正义的作风啊


    写信时间:2013/08/13 15:59:04
  • 孩子是没错;要好好对他;不过再怎么都要早点把谭蓓蓓俩夫妻枪毙啊;这样才是政府该做的啊


    写信时间:2013/08/13 15: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