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铮生平
刘树铮,原籍湖南长沙,1925年11月19日出生于武汉市,1933年随父母返回长沙。先后进入成智小学(小学)、明德中学(初中)和雅礼中学(高中)。中学时期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学校逃难搬迁,要到远离家乡的农村和边远山区求学。他在中学时期就热爱自然科学,立志“科学救国”。1945年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沅陵雅礼中学,同年名列榜首考入湘雅医学院。1945年抗日战争虽已胜利,但当时湘雅医学院逃难迁至重庆杨公桥,学生生活十分艰苦,食无桌椅,同学们只能在竹棚下的地上就餐;学无教室,大家挤在国民党政府废弃的仓库内上课。但是,教、学双方都十分努力,教师严格要求,同学积极钻研,养成了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优良作风。1946年随同学校“复员”回到长沙,向往和平生活的愿望不久又被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打破,直到全国解放才开始相对安宁的生活。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北京协和医院毕业实习时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1951年毕业,全国大学毕业生首次实行统一分配,参加抗美援朝,被分配到天津第一军医大学工作。由于当时临床需要人,放弃了到基础医学科室工作的志愿,开始内科工作。1953年年末因工作需要被调至基础医学部参加组建新学科——病理生理学。1960年4月又因工作需要被指派参加组建放射医学专业,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放射生物学教研室,并担任其第一任及随后多任主任。在该室成立以后的40多年中,学校几经变动更名,由吉林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到现在的吉林大学,刘树铮教授一直在放射生物学这一领域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即使在他担任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的八年(1983~1991)中也从未离开这一领域,并且于1990年在国家卫生部的支持下成立了部属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于1991~2000年担任该室的第一、二任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2000年5月卸去室主任职务,专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