翕文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33006825
本馆由[ 福星高照 ]创建于2011年02月26日

越光大米采购记

发布时间:2012-03-08 23:07:23      发布人: 福星高照
人生有那么多第一次,很多第一次成了最后一次,我不知道下一秒我是否还活着,但我知道现在这一秒我已经珍惜了,记录这一秒钟,留下行走的痕迹!
这是我今生第一次采购大米,居然是采购家乡种植的名贵品种—“越光”Koshihikari),荣幸啊!这个泊来的米中贵族源自日本福井、新泻等地,因为日本福井在古代被称为“越州”,“越光”意味着越州之光,代表着对于培育出此种优秀大米的自豪。越光米素有“世界米王”的美誉,在日本种植面积最广,自1979年登上日本种植面积首位之后历年皆为第一,家喻户晓,被称作“白雪米”和“不用配菜的米饭”。中国与日本签订首单进口越光米的是中粮集团,进口的日本大米品种分别是是日本新县产的“越光”和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
越光米颗粒均匀饱满、胶质浓厚、色泽晶莹透亮,适合煮米饭、煮粥以及制作寿司,品质上乘。乍一看,越光米粒型与普通的圆粒米并无异样,只有吃到嘴里才能感受到其最突出的特点:适口性好,米饭及稀粥煮熟后油光泛亮,入口口感饱满(颗粒感)且有咬头,米饭香甜、绵软有粘性,冷后不回生。普通大米生长周期为120-140天,越光米生长周期为170天左右,更长的生长期使越光米积累更多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高于普通大米。
东港大米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清乾隆十年前(1745)便开始旱种旱管大红毛水稻。追溯历史长达258年之久,素有宫廷贡米之美誉,特别是东港市前阳柳林一带生产的稻米,在清未光绪年间就做为贡米纳贡朝廷。东港土壤中养份含量PH值平均6.90,属酸性略含碱性,种植的越光米品质卓越,风味媲美于原产地。不过越光稻在栽种上也有弱点,例如易倒伏、产量低,对稻热病抵抗力差,所以东港当地人又送其绰号“日本倒”。
东港水稻种植面积约有80万亩左右,越光就有10万亩,其中中粮有4万亩订单。越光米的价格较贵除了其口感好营养佳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产量低,出米率低。比较差的年景也就400斤/亩,一般年景只有600斤/亩左右,好的年景才能达到800斤/亩,当地农民因为其产量太低而不愿意种植,所以一般都是订单种植。去年越光水稻的保底种植价是1.85元/斤,今年保底价已经涨至1.9元/斤,保底价收购以后再按当地市场价补齐差价。去年越光水稻的收购价最高已经涨至2.4元/斤,估计现在已经到2.5元/斤,因为目前越光粮源已经极其稀少了。越光水稻出米率很低,只有60%左右,最高65%,低的也就55%,甚至50%,出糙率63%—73%。根据东港越光稻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米率,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东港年产越光水稻30000吨左右,越光米18000吨左右。按照当地某大型企业收购糙米价格计算其成品米出厂价应该在3.4元/斤—3.8元/斤。
目前,东港当地普通真空小包装越光米出厂价为4.5元/斤,有机越光米出厂价为5.75元/斤,中粮集团出品的“滋采越光米”网上标价8.6元/斤,网上更有其他的品牌越光米售价在10元/斤以上。浙江目前也有少量越光种植,去年11月1日新闻标题为《宁波:溪口试种成功日本"越光米" 收购价贵过猪肉》报道过当地越光米曾经卖过25元/斤的国内天价,但是这个价格依然没法跟日本的国内越光米售价相比,据说折合人民币达到30元/斤,当然,这跟日本人的收入相比并不算贵。2007年和2008年,中粮集团进口的越光米在国内的售价为令人咋舌的49.5元/斤,即使被誉为天价米也在当年的国内市场很快就被一扫而光,真是物以稀为贵。现在原产地为日本的进口越光米依然奇货可居,目前进口越光米售价在200元/斤,是五年前的4倍,是国内东港有机越光米的30倍左右,涨的和房价一样快,如果没有近年来国内的大量推广种植,进口越光米的价格会是多少呢,难以想象!但是,我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物有所值。进口越光米高于国产越光米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的越光水稻的有机认证标准更加严格,米质更高售价更高也在情理之中。中国有机认证标准是在同一块土地只要3年以上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那就可以得到有机认证,而日本的标准是5年以上。众所周知,使用过农药和化肥的土地,即使下一年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土地中仍然能检测到农药和化肥的残留,植物也同样可以吸收到。所以不使用农药和化肥越久,大米越安全。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机食品种植十几年,大米的安全性得到了根本的保障,也由于这个原因,日本大米的产量极低,只有每亩300公斤左右。中国种植大米的过程中,至少要打1到2次农药,化肥滥用现象更加普遍,年景不好时甚至要用4到5次农药,据闻生活在稻田里的某些种鱼类都已经适应这样的恶劣环境,这也是适者生存。
日本每年都从东港进口“越光”和“一见钟情”,他们要求的是“留胚米”,所以专门为日本生产和加工大米的中国合作方不需要抛光设备,由此可见,日本人的营养观念超前于国人—重质不重外观。
目前,由于日本消费者食品结构的变化,吃西餐的人越来越多,加之社会老龄化,日本国内的大米消费量日趋减少,大米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据日本九州大学的伊东正一教授介绍,自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日本人均大米年消费量从120多公斤跌到了60多公斤,降幅达1/2;同期在中国台湾省,稻米需求更是从160多公斤跌到了50公斤,跌幅达2/3。韩国、印度等稻米消费大国近年来的降幅同样明显。最近5年,我国内地人均大米年消费量从107.5公斤左右减少到了97.5公斤左右,平均每年减少2公斤,年降幅达2.15%。专家认为,世界大米消费需求的缩减,使大米经济面临着需求缩减带来的挑战,这无疑会对我国稻米生产产业化的进程产生影响。
近几年,我国大米消费呈逐年缩减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全球农作物竞争中日益凸显。整个亚洲地区的饮食文化,特别是被世界认为经济崛起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消费观念正被欧美国家所同化,这一点在青年人中间尤为明显。分析稻米需求缩减的原因,专家们认为源于亚洲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正发生着变化,畜牧业强力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猪肉、鸡肉、鸡蛋最大的生产国,与此同时,奶业、水产业也都有长足的发展。这种生产结构上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是大米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猪肉、鸡肉、鸡蛋、奶和豆制品的人均年消费量却逐年增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几年,一方面是中国大米产量逐年提高,人均消费量递减,另一方面是特种栽培米的售价年年高升,供不应求。我们企业强烈地感受到粳稻米加工行业“稻强米弱”的市场环境,也早已看到普通米的利润率低甚至为负,流通量大,多数企业靠副产品活着;特种栽培米利润率高,流通量小;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食品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百姓所重视,生活品质的要求促使市场结构的变化,这种大趋势给我们大米加工企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逐步加大特种栽培米的销售力度,做好高端米品牌经营。挑战和机遇并存,特种栽培米粮源的保证是确保我们高端米利润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有遇见性地跟特种栽培米产地的稻米生产和加工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战略性的合作必不可少,有机米宣传和销售量扩大以及产业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说了半天,该吃越光大米了,我可是有实践经验的,最近已经吃了好几天国产越光了。据说日本原产的“越光”口感偏糯,而国产的“越光”口感更有韧劲,更适合中国人的口感需求。也因此,越光大米米粒吸水较一般品种慢和多,所以煮饭时间相对也要长一些,水要多放一些。实践证明所言非虚。煮饭过程中火太大,水分蒸发快,很快收水,加热时间变短,饭粒就硬,同时米粒中的淀粉来不及被酶素分解,米饭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过少,也会影响米饭口感。所以农村大灶煮饭,水烧开大概约要10分钟,然后中火保持沸腾15分钟,再停火10分钟,然后回把火,这样煮出的越光米饭就特别好吃了。老式电饭堡设计简单,火太猛,煮饭时间过短,煮出的米饭就是所谓的急火饭,口感就差了。新型电饭堡煮饭时间一般均在40分钟以上,能体现出越光大米醇、香、糯、劲的口感。
最后,祝愿未来的中稻能像留胚的“越光米”一样,外表朴实无华,扔在普通圆粒米堆里并不起眼,但是营养丰富,细细品味起来回味无穷。现在的中稻已经具备这样的潜质和雏形,我祝福她并愿意倾力帮助她成长,也正所谓:冬去春来,行走稻路,稻亦有道。
谨以此文献给我热爱的“稻路”并标记我来到中稻一周年。当然也献给我们《稻路》的首位主编王翕文同学。
陈星彬
2012-3-8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好!我也要学种越光稻


    写信时间:2012/03/28 2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