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干《渔家傲 题玄真子图》赏析
![]() 林风眠《渔父》 |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 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 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青山环绕,春雨绵绵,渔翁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悠然自得,坐在一只小船上,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垂钓。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细雨顺着风飘进船里。稳坐小船上的渔翁,慢慢地把钓杆上的丝线收拢,一条鱼被钓上来了,站在旁边的渔童和樵青都高兴拍手欢笑。 皎洁的月光,映照着小船,以小舟为家,飘泊江湖上,忘记了黄昏和早晨。渔翁以醉眼冷看城市的热闹,自愿终身浪迹江湖,过着烟波钓徒的生活,这样就不会引起闲是闲非的烦恼。 张元干《渔家傲•题玄真子图》词题中“玄真子”,就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张志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烟波钓徒,在唐肃宗时任待诏翰林,后来因事被贬。张志和哥哥张鹤龄,担心弟弟遁世不还,就写了一首《渔父歌》召他归来。张志和听从兄长安排,返回故乡金华居住,经常在江湖中捕鱼,如此逍遥隐居了十年。 唐大历九年秋天,颜真卿偕同门生族人到金华拜访张志和,大家饮酒作词,畅酣淋漓。张志和酒酣耳热,忘乎所以,飘然若仙,乘兴要为众人表演水上游戏,不幸溺水而亡。颜真卿为张志和撰写了墓志铭。张志和曾经写有《渔父》五首,创造了一个自由逍遥的渔父形象,一直被后世文人迷恋和赞叹。古代渔翁长年生活在青山绿水间,看起来自由自在,在古人的眼中,是潇洒、浪漫的行为艺术家,是隐士的标准像。 张志和以后,历代文人创作了不少渔父词和渔父画,而且常常直接提到张志和。张元干的这首《渔家傲•题玄真子图》就是这样的一首词,描写了一位不求功名利禄,流连山水的渔翁形象。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开头句,勾勒出一幅远山环绕着春江,烟雾四处迷茫而渔翁独钓的优美画面。青山环绕,春雨绵绵,渔翁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悠然自得,坐在一只小船上,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垂钓。 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这两句,生动地描述了具有无穷乐趣的渔家生活。在颜真卿为张志和写的墓志铭中提到,渔童和樵青,是张志和的两个奴婢。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细雨顺着风飘进船里。稳坐小船上的渔翁,慢慢地把钓杆上的丝线收拢,一条鱼被钓上来了,站在旁边的渔童和樵青都高兴拍手欢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太虚指天空。皎洁的月光,映照着小船,渔翁以小舟为家,飘泊江湖上,忘记了黄昏和早晨。 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渔翁以醉眼冷看城市的繁华热闹,自愿终身浪迹江湖,过着烟波钓徒的生活,这样就不会引起闲是闲非不必认真的烦恼。最后这句抒发了词人张元干不羡慕功名利禄、摆脱世俗烦恼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