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国优秀纪检干部
陈逸峰做了10年的纪委工作。他的铁面无私,在从事纪委工作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曾任市人大农资委主任委员、市慈善总会专职副会长的廖秀枢,与陈逸峰协同办过案,用他的话说:“陈逸峰是个硬气的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
2002年第4期的《中国监察》杂志刊登了全国纪检监察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事迹,陈逸峰作为先进工作者代表被重点报道。
当时报道的标题就是《瑞安包公陈逸峰》。对于陈逸峰的事迹有这样一段描述:凭着一股凛然正气,他有勇有谋地狠抓案件查处工作,揭开了包括瑞安市党政主要领导在内的串案:包括瑞安党政“一把手”在内的县处级干部9人、乡科级干部19人,其他党员干部53人;挖出了被称为“浙江第一贪”的该市经委副主任兼市三电办主任张叶生和被称为“地下组织部长”的“阿太”,案情之奇特,涉案人员之众多,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关注……
陈逸峰的弟弟陈友中说,在查案时,陈逸峰也曾遭到威胁和恐吓,包括家里锁孔被塞东西。尽管如此,他还是谢绝了贴身保护,只是自己在生活中加倍小心,上下班路线几乎每天不同,有时接到电话也不说明真实所处之地。
陈逸峰的办案经历被写入《“双规”行动》、《纪委干部》等多部反腐败题材小说。《“双规”行动》作者汪宛夫在小说自序《真生活总是更精彩》一文中说:“我对‘地下组织部长’和纪委书记较量的故事滋生向往,原因之一是我所从事的本职工作,以及这项工作所要完成的使命。我在纪检机关工作多年,也曾亲自查办过案件,耳闻目睹的办案故事就更多,但对‘地下组织部长’的事仍觉得非常新鲜……几个月后,我忽然被调到省城,而且根据领导指派,很快就出现在这位纪委书记的办公桌前。我们成了好朋友。刚毅的脸庞、厚厚的嘴唇、绵里藏针的目光,取代了白纸黑字,让我走进了一部传奇,走进了一个全国优秀纪检干部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