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泽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31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30日

村子研究所打败跨国企业群英谱之冯泽芳院士

发布时间:2010-09-18 14:22:4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冯泽芳院士 

  主要成就:中国棉业开创的先导,为日后中国棉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简介:农学家,浙江义乌人,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33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南京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对亚洲棉的形态、分类和遗传,以及亚洲棉与美洲棉杂种的遗传学及细胞学,均有深入的研究;30-40年代主持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云南木棉的调查研究等;提倡在黄河流域棉区种植斯字棉,在长江流域棉区种植德字棉,对提高中国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早在中国从事植棉区划及棉工业区域的系统研究,提出中国划分五大棉区的意见,至今仍为科技界所沿用。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冯泽芳的一生中有较长时间从事教学工作。早年在农校任教时,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生产问题,参考有关资料,编著了一本具有本国特点的农校教材《中等棉作学》。

  50年代初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农学院任教期间,为宣传棉花科技知识和引导农民选用丰产优质良种,他深入浅出地写了《合于中国栽种的洋棉》、《合于中国栽培的细绒棉》、《中国的棉花》等通俗读物,对推动当时的棉花生产起到了技术指导作用。此外,他还同他的学生潘家驹合译了《棉花遗传选种文献摘要》,并组织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棉花专著《中国棉花栽培学》。

  他还建议恢复已中断多年的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受到农业部的重视,并采纳施行。从1956年起,他亲自主持此项工作,与华兴鼐等组织北方和南方棉区的区域试验,并与汪雄时、杜春培等整理发表了1956―1957两年试验总结,肯定了“徐州209”、“彭泽4号”等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和推广价值。他对这些国内自育的棉花新品种能与国外品种并驾齐驱十分欣慰,认为我国的棉花育种工作已进入世界的行列。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