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邓世昌的后代
我是邓世昌的后代
我是邓世昌的后代,一般人听了也许不会相信,但他的确是我外婆的姥爷。
关于邓世昌的故事,我大部分是从历史记载中了解到的,但也有一小部分是从我外婆口中听说的,遗憾的是我外婆也未能亲眼见到过她的这位姥爷,关于他的故事也是听她的外婆说给她听的。
外婆告诉我,邓世昌是个十分孝顺的人,每每出征打仗前都要向父母磕头辞行,以表达自己卫国效忠而不能为家尽孝的情怀。每次出征回来,再大的事也阻挡不了他回家看望自己的双亲,而且总是想方设法尽量在父母身边多陪伴一会儿。在父母跟前,他会刻意改变自己的军人形象,常常讲些笑话逗父母开心,为的是尽量减轻父母因他屡屡参战所带来的担忧。他是个非常正直善良的人,对上级从不委曲求全,对下级却非常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所以,在他光辉的人生中能够做出如此为国捐躯的伟大壮举,决非偶然。
我的外婆是在1965年从香港到天津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从外婆的身上我仿佛能够看到邓世昌的影子。当时只要一有空儿,我就会搬条小板凳坐在外婆膝边,听她讲那过去的事情。外婆会饶有兴趣地讲述在旧上海发生在她身边的真实故事——当年的外婆虽是大家贵妇,但她从不嫌贫爱富,反而常常会千方百计地来帮助穷苦百姓。碰到外国警察欺负中国黄包车夫,她会挺身而出大声斥责,直到让他向无辜的车夫道歉;见到当地“政府”在火车站前的旱桥设了卡子,不准空车进站接客时,她会坐上空载的黄包车帮车夫进到车站,然后再经旱桥走回登上另一辆黄包车,如此反复不厌其烦。车夫想表达感激但不知说什么好,外婆忙挥手道:“快去拉客挣钱吧,一家老小还在家等着呢!”有时她也会向抓住小偷的警察求情,当时那个小偷在她家偷了东西后遭到警察毒打,她看见后劝阻警察叫他赶紧住手,说这都是为了生活所迫被逼无奈,只要悔改了就好,不要将他打伤,因为他是全家的顶梁柱……从这些故事里可以看出外婆那颗同情弱者、助人为乐的仁爱之心,因为在她身上流动的血液里有着邓世昌遗留下的基因。
这优良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到了我这里,自认为在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刚正不阿的倔强性格,有时用对了挺好,可有时也会招惹麻烦——几年前在某游泳池开办游泳学习班,我们几个教练教得非常认真负责。当时就有人跟我说:“其实你们最不会教了,在一期里把学员都教会了,谁还再报第二期呢?第二期学员多好带,既省力又赚钱。”我没按他说的那么做,认为家长既然把孩子送来,我们就有责任教好他们,不能只为赚钱。正因为我们付出了辛苦,教学效果好,报名者爆棚,许多郊区的学员都慕名远道而来。我们虽然感觉很累,可心里却十分踏实。为了给家长减轻负担,我们打算适当减少学费,但这一计划引起了当时领导的极力反对,可我还是坚持了这么做,后果当然是被逼穿上了小鞋,再后来更是该游泳馆关门大吉,让我们没有地方训练……有时我也会对一些人见利忘义的行为表示愤愤不平,以至于伤了他人的和气;虽与普通百姓关系融洽却被领导认为是刺儿头……
这不是,昨天还有人在善意地提醒我:“以后真得改改你这太率直的毛病啦!”哎,恐怕不那么好改了,我自认为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来自于遗传,因为我是邓世昌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