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粹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2918929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18日

沈粹缜回忆说

发布时间:2011-06-18 14:37:1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06年06月19日 00:11 新浪读书

  连载:宋庆龄画传 作者:陈廷一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权威人士沈粹缜回忆说:晚年宋庆龄很渴望美龄北京之行能够实现,她把很多细节都想到了,比如觉得家里不方便,可以安排在钓鱼台……

  国家改革开放后,为响应第二代领导人的“一国两制” 政策,她先后通过第三者打探海外那些站在国民党方面的亲属的下落,后来同一些人取得联系,还帮助其中一些想来中国访问的人获得了签证。

  1979年,她在给理查德·杨的信中打听她在美国的亲属,问道:

  “你有没有见过戴维(指孔令侃,宋霭龄和孔祥熙的长子),同他谈过话?我所有亲属的地址我都没有。最近听上海的一个老朋友谈起,子安(她最喜欢的小弟弟,已故)的妻子婷婷(胡其瑛)嫁给了一个埃及人!大约六七年前,我的亲爱的小弟弟在香港突然去世之后,她就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去念书了。他们有两个儿子,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因为子安是战时在美国结婚的。

  “后来我又听说我的第二个弟弟子良病得很厉害,自己的积蓄已经花光了,现在靠亲属赡养了。战时我同这位单身的弟弟同住,后来他同银行家席德懋的女儿结了婚,也是在美国,我也没有见过这位弟妹……但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女儿,他非常宠爱……”

  其后不久,她就同子安的遗孀婷婷联系上了:

  “婷婷终于把子安的照片寄给我了。我真难以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他是我的多好的弟弟,他从不伤害任何人。对他的猝然去世,我止不住掉泪。”

  关于孔家,她看来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去建立联系。事实上,她后来嘱咐理查德·杨:“请不要为了我去找戴维他们。”但她对其他亲属还是很关心。她问杨:“你是不是知道,我那亲爱的小弟弟子安的两个儿子在做什么工作?”又提到大弟宋子文的遗孀劳拉(张乐怡):“听说劳拉得了帕金森氏(震颤性麻痹症),这种病很难治……”在另一信里,她提到了孙中山的女儿“孙金琬(格雷斯·戴)刚在澳门去世,因为摔了一跤”。

  但她确实同孙中山前妻所生之子孙科的孩子们取得了联系,他们住在美国加州,后来曾回中国探亲,她接待了他们及家人。她在1979年7月给理查德·杨的信上说:“我丈夫的孙女珀尔·孙(孙穗英)带着她的儿子(31岁)和女儿(28岁)来看我……”在另一信里,她提到侄孙女罗恩娜·林(孙霞)从加拿大多伦多来看她。还有一位侄曾孙孙必达(彼得·孙),是世居夏威夷的孙中山哥哥孙眉的后裔,也到中国来经营中外合资旅游饭店。

  在她逝世前三个月,廖承志给“亲爱的叔婆”来了一封信。当时廖承志在中国外事与对台工作中是一位重要人物,他在信中告诉宋庆龄“来自可靠的人”、“从您的亲戚和妹妹(指宋美龄)那里得到”的消息。信上说,“有趣的是知道你妹妹是怎样看您的?而我相信这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如此,在一个美国人——里根的信使和一个中国人到过北京后,她表露了她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我相信,要比家庭感情的含义更多些。”“如果没有弄错的话,我想大卫是为您而这样做的。”

  后来,邹韬奋夫人沈粹缜(曾任中国福利会秘书长,在宋庆龄最后那些日子里一直陪伴着她)的回忆,宋庆龄确实渴望美龄北京之行能够实现,既是为了私情,也是为了此行的政治意义。沈说:“宋庆龄有一个未能实现的愿望。她很思念美龄。她亲自告诉我,如果美龄来了,觉得住在她家里不方便,可以安排她住到钓鱼台(国宾馆)去。她把许多细节都想到了。现在她已经故去了,但我还是要把话传给宋美龄:她姐姐思念她,甚至于想到她可以在哪儿住。我愿意亲自到台湾去传这个口讯。”

  宋庆龄提到钓鱼台国宾馆,可见她所希望的不只是一次家人的私下团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