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霜-艺术经历
5岁随父逃荒到北京,被白玉霜收为养女。经李文祉启蒙,继承了白玉霜的演唱风格。14岁登台演戏,在京津一带享有盛名。她的代表剧目有《玉堂春》《临江驿》《打狗劝夫》《劝爱宝》《珍珠衫》《红娘》等。小白玉霜的演唱圆润隽永、低回婉转,讲究节奏的变化及快慢、轻重的对比,富有独特风韵。
她是阳秋,玉海、新中华评剧团的创始人。新中国建立后,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演出了革命现代戏《兄妹开荒》《农民泪》《九尾狐》《千年冰河开了冻》《小女婿》《罗汉钱》等,对评剧艺术改革和现代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九五三年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排了《秦香莲》一剧,她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是她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九五六年《秦香莲》拍成电影,她获得金质奖章,蜚声海内外。小白玉霜扮相大方,善用眼睛传神,表演风格轻淡素雅,细腻含蓄,不浮不泛。六十年代后,塑造了《金河江畔》中的金秀,《苦菜花》中的母亲,《朱痕记》中的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贞,《李双双》中的李双双等艺术形象,把“白派”艺术推向新高峰。后来的“白派”特指小白玉霜的“新白派”,1967年12月含冤而去。刘萍是宗其艺术的演员中较为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