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320
本馆由[ 四伏 ]创建于2009年12月07日

陶勇-抗击日寇

发布时间:2011-01-20 09:28:42      发布人: 四伏
         1942年11月5日的黄昏,日本国总参谋长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乘飞机到达南京。他此行中国的目的,是对侵华日军总司令田俊六下达在苏北通如启海地区实行“清乡”的命令:以梳篦、拉网战术,向根据地分进合击,寻歼新四军主力。同时增设据点,搜剿新四军工作人员,加强伪化统治,清查户口,颁发良民证,编保甲,达到日本国长期统治中国人民的目的。东条英机离开南京后的第四天,打入伪军内部的中共党员、伪第34师师长施亚夫,就将田俊六的清乡计划,派人秘密送到了新四军苏中军区司令员、第1师师长粟裕手中。粟裕立即报告了新四军军部后,马不停蹄地带着随员,来到第4分区,坐镇指导第4分区反清乡斗争。不久,日伪军对第4分区进行了“全面清乡”,近万敌伪倾巢出动,采取梳篦、拉网式战术,十几路向中心区分进合击,反复“清剿”,时来时去,飘忽不定,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同时,在“清乡”区边沿构筑封锁线,由天生港向北,经白蒲、丁堰,再向东沿串场河、经贫河、马塘、掘港、南坎,直到黄海边;又从天生港沿江经表龙港、永隆,直到寅阳镇,扎起了几百里长的封锁篱笆,封锁了第4分区29个区。在封锁线设立大小检问所150多个,碉堡、了望哨林立,彼此呼应,企图把抗日武装消灭在“清乡”圈内。
  陶勇根据毛泽东军事思想,指挥部队在日伪间隙中灵活穿插,避实击虚,机动作战。当日伪开始“清剿”前夕,他指挥7团和南通警卫团,向敌后方及交通线进击,先后袭击南通、如皋公路上的重要据点唐家闸、启东重镇聚星镇,平毁古坝等据点;又在双甸到贫河、马塘到掘港、林梓至白蒲的公路上多次设伏,打击敌人。当敌伪深入我中心区后,他指挥南通警卫团即兵分两路,第1营、3营坚持在“清乡”圈内活动,第2营在“清乡”圈外平潮一带相机歼敌。东南警卫团一部主力,跳出“清乡”圈,抓紧整训,待机出击;第2、5、7连以班、排为单位,在“清乡”圈内坚持斗争。各地短枪队和区乡武装,深入敌伪盘踞的南通、天生港等城镇据点,严厉镇压伪“清乡”队员和特工人员,使日寇耳目闭塞,处处被动挨打。4、5两个月,第3旅进行主要战斗42次,先后袭击或攻克金沙、余东、六甲、悦来镇、麒麟镇、贫河、凤凰桥等7处据点,平毁日伪碉堡108座,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日军对新四军主力和地方武装神出鬼没的出击,深感难以对付,惶惶不安。为此,他们请求上方为他们配备了一种特制的精巧、轻便、射击速度快、有夜间瞄准器、带有刺刀的96式机枪。他们便将这种武器视为神灵。当时,陶勇风闻日本天皇有令,部队如在战斗中无法脱险,必须将96式机枪的重要机件毁掉,不让落入新四军手中的消息后,立即向各级武装发出号召,开展一个缴96式机枪运动。尤其在秋季攻势中,战士们千方百计从敌人手中一挺又一挺地缴来。全分区军民在不到半年时间,就缴获了13挺96式机枪,超额完成了指标。日伪军在广大军民的政治攻势下,极度恐慌,悲观厌战,不敢分散兵力,放弃了不少小据点。1943年7月1日夜晚,是苏中第4分区军民最激动的时刻,火烧竹篱笆指挥部设在丁埝镇与掘港镇之间的一个小村内。300里封锁线沿线,围满了民兵、自卫队和农民,参加这次大行动的共4万余众。县团、区队和第3分区的部队分段警戒,随时准备痛击敢于出动阻挠破击的日伪军。陶勇和姬鹏飞、张震东不时地对着手表,当时针指向9时,陶勇对着电话筒,大声地向各部下达命令:“战斗开始!”刹那间,300里封锁线上出现了第一片火光。随后,火光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一小时后,整个封锁线如一条婉蜒数百里的巨大火龙,满天浓烟滚滚,人声鼎沸。这时,4万军民齐出击,敌伪军的巡逻队、检问所里的敌人见到如此浩大的攻击,只象征性地放上几枪,便争先恐后逃得不见踪影。
  目睹敌人的狼狈逃窜,陶勇得意地摇着大蒲扇,那架势活象诸葛亮在世。他兴奋地说:“政委,这么大的声势,田俊六要吓出病来。”“哈哈哈!”姬鹏飞仰天大笑道,“这声势,比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的气派要大得多了。”张震东接口说:“这叫不似三国胜似三国嘛!”冲天火光染红了夜空。同时伴着锯声嘎嘎,斧声咚咚,气势宏伟壮观。此役,共破竹篱笆350公里,毁茅竹400万根。田俊六惨淡经营了3个月,被陶勇领导的第4分区军民毁于一旦。
  1944年5月15日,已是苏中第4分区反“清乡”斗争一年半后,东条英机从东京来到南京,前来迎接的已不是田俊六,而是冈村宁次。田俊六因“清乡”失败,已被东京总部调回日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