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202
本馆由[ 玫瑰 ]创建于2010年01月26日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

发布时间:2010-01-26 08:50:50      发布人: 玫瑰

  舒乙首次披露:1968年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编者注:老舍死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文革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舒乙感慨,沉默,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舒乙同时列举出两个证人:一个是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另一个是已故作家萧乾的夫人文洁若。萧乾夫妇曾经到过瑞典,证实过此事。但经过证实,当时进入五名候选人名单的其实并非老舍,而是沈从文。经过评委会的一致评选—川端康成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舒乙,曾经是攻读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而在自己的父亲的死后,却选择了从事文学工作。依靠父亲生前的成就和声誉,获得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的职务。可当老舍颠沛流离的时候,他的妻子和儿子舒乙都和他划清界限,展现了其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