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代表剧目
严凤英的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蓝桥会》、《柳树井》、《砂子岗》、《红色宣传员》、《刘三姐》、《党的女儿》、《江姐》等。
活动年表
1944年12月,农历甲申年:严凤英首次登台
严凤英应约去练潭镇唱寿戏,首次在张家祠堂登台。
1945年9月,农历乙酉年:严凤英入程积善戏班,拜程积善为师
严凤英随严云高入著名黄梅调艺人程积善戏班。一次演出时,因顶角演《何氏劝姑》的张兰英,正式起名严凤英,为人注目。遂拜程积善为师,随戏班在桐城,贵池一带演出,不久,进安庆城内社会剧场唱戏,常住著名黄梅调艺人丁永泉家,向其父女学戏(其女丁翠霞为著名坤角)。因演《送香茶》的陈月英,《小辞店》的刘凤英,《西楼会》的洪连保等,在安庆引起轰动。
1947年,农历丁亥年七月:严凤英与王少舫在芜湖相会
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与京剧演员王少舫在芜湖相会,常在同庆楼演《纺棉花》
1950年3月,农历庚寅年:严凤英与甘律之相识
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因学京戏到“艺友集”看演出,与南京著名京剧票友甘律之相识。不久,去甘家学习京剧及昆曲,技艺大进,并登台演出。
1953年4月30日,农历癸巳年三月十七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严凤英在安庆第一个报名参加,自愿放弃胜利剧院的高薪收入。
1954年8月,农历甲午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排演《天仙配》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排演改编后的《天仙配》。严凤英主演七仙女,王少舫饰演董永,此剧由剧作家陆洪非改编,由李力平、乔志良导演,王文治、方少樨音乐。
1954年12月30日,农历甲午年十二月初六日:严凤英首演朝鲜古典名剧《春香传》
为庆祝合肥江淮大戏院落成典礼,严凤英主演朝鲜古典名剧《春香传》,首演四十场,轰动合肥。
1955年5月,农历乙未年:黄梅戏艺术片《天仙配》开拍
5月至11月,,在上海拍摄黄梅戏艺术片《天仙配》。石挥导演,音乐顾问葛炎。严凤英饰七仙女,王少舫饰董永,张云风饰傅员外,丁紫臣饰土地,王少梅饰大姐等,时白林、王少治、方少樨音乐。
1955年5月31日,农历乙未年四月初十日: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介绍人潘汉明等。
1956年,农历丙申年:严凤英与王冠亚结婚
严凤英与王冠亚结婚。
1956年1月1日,农历乙未年十一月十九日:严凤英首演《打金枝》
移植的黄梅戏《打金枝》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饰公主,王少舫饰郭暧,乔志良导演,方少樨作曲。
1956年2月28日,农历丙申年正月十七日:严凤英首演《王定保借当》
黄梅戏《王定保借当》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
1956年6月29日,农历丙申年五月廿一日:严凤英与甘律之离婚
由南京白下区法院判决,严凤英与甘律之离婚。
1956年7月24日,农历丙申年六月十七日:安徽省第一届戏曲汇演大会举行
7月24日至8月24日,安徽省第一届戏曲汇演大会在合肥举行。严凤英主演《王金凤》,荣获演员一等奖。
1956年9月3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九日:严凤英首演《借罗衣》
严凤英在蚌埠剧场首演《借罗衣》。
1956年9月21日,农历丙申年八月十七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北京演出《天仙配》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北京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为中国共产党“八大”开幕招待演出《天仙配》,严凤英主演。
1956年11月4日,农历丙申年十月初二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次赴济南演出
11月4日至11月17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次赴济南演出。演出13场,剧目是《天仙配》7场、《春香传》1场、《打金枝》等。严凤英主演。
1956年12月1日,农历丙申年十月廿九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次赴广州演出
12月1日至12月26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次赴广州演出,并受到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接见。演出28场,剧目是《天仙配》10场,《春香传》2场,《夫妻观灯》5场,《天仙配·路遇》11场。严凤英主演。
1957年2月,农历丁酉年:严凤英首演《碧玉簪》
黄梅戏《碧玉簪》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饰李秀英,王少舫饰王玉林,乔志良导演,潘江明、丁式平作曲。
1957年6月3日,农历丁酉年五月初六日:严凤英首演全本《菜刀记》
全本黄梅戏《菜刀记》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
1957年6月6日,农历丁酉年五月初九日:严凤英首演《排环记》
6月6日至6月7日,黄梅戏《排环记》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
1957年12月,农历丁酉年:安徽省第二届戏曲汇演大会举行
安徽省第二届戏曲汇演大会在芜湖举行。严凤英与王少舫主演《桃花扇》,荣获演员一等奖。此剧由陆洪非改编,乔志良导演,时白林、洪声作曲。
1959年1月1日,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廿二日:严凤英首演《拉郎配》
黄梅戏《拉郎配》在合肥矿机厂礼堂首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
1959年1月5日,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廿六日:严凤英首演《牛郎织女笑开颜》
黄梅戏《牛郎织女笑开颜》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金芝编剧,时白林等作曲。
1959年1月12日,农历戊戌年十二月初四日:严凤英彩排《王金豆借粮》
黄梅戏《王金豆借粮》在合肥彩排。严凤英、王少舫主演。
1959年1月12日,农历戊戌年十二月初四日:严凤英彩排《喜荣归》
黄梅戏《喜荣归》在合肥彩排。严凤英、王少舫主演。
1959年1月31日,农历戊戌年十二月廿三日:严凤英首演《女驸马》
黄梅戏《女驸马》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陆洪非改编,洪谟等导演,时白林等作曲。
1959年3月,农历己亥年:严凤英首演《党的女儿》
黄梅戏《党的女儿》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张锡奇导演。
1959年6月,农历己亥年:黄梅戏艺术片《女驸马》开拍
6月至9月,在上海拍摄黄梅戏艺术片《天仙配》。刘琼导演,严凤英主演。
1959年11月18日,农历己亥年十月十八日:严凤英首演《闹金阶》
黄梅戏《闹金阶》在安徽省省委小礼堂首演。严凤英主演。
1960年1月29日,农历庚子年正月月初二日:严凤英首演《对课》
黄梅戏《对课》(原《戏牡丹》)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
1960年6月29日,农历庚子年六月初六日:严凤英首演《金黛莱》
黄梅戏《金黛莱》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
1960年10月13日,农历庚子年八月廿三日: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党
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10月30日,农历庚子年九月十一日:严凤英首演《程红梅》
黄梅戏《程红梅》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
1960年12月4日,农历庚子年十月十六日:严凤英首演《刘三姐》
黄梅戏《刘三姐》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
1961年2月9日,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廿四日:严凤英首演《赶郎》
黄梅戏《赶郎》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严凤英主演。
1961年3月4日,农历辛丑年正月十八日:严凤英首演《韩宝英》
黄梅戏《韩宝英》在合肥西山礼堂首演。严凤英饰韩宝英,王少舫饰石达开,陆洪非编剧,时白林作曲。叶剑英元帅观看。
1961年4月29日,农历辛丑年三月十八日:严凤英彩排《玩会跳船》
黄梅戏《玩会跳船》在合肥彩排。严凤英主演。
1961年5月16日,农历辛丑年四月初五日:严凤英彩排《碧玉簪》
黄梅戏《碧玉簪》在合肥彩排。严凤英主演。
1961年6月23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十四日:严凤英彩排《香罗帕》
黄梅戏《香罗帕》在合肥彩排。严凤英主演。
1963年,农历癸卯年:严凤英首演《三里湾》
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现代黄梅戏《三里湾》首演。严凤英饰主演。
1963年7月,农历癸卯年:神话故事片《牛郎织女》开拍
7月至9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神话故事片《牛郎织女》。陆洪非、金芝、完艺舟、岑范编剧,岑范导演,时白林、方少樨作曲。严凤英饰织女,黄宗毅饰牛郎,王少舫饰金牛星。
1964年,农历甲辰年:严凤英首演《红色宣传员》
根据朝鲜名剧改编的《红色宣传员》首演于合肥江淮大戏院。乔志良导演,时白林作曲,严凤英饰李善子,王少舫饰崔镇午,潘霞云饰福善大婶。
1964年3月14日,农历甲辰年二月初一日:严凤英首演《丰收之后》
方言话剧《丰收之后》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兰澄编剧,乔志良导演,严凤英饰赵五婶,王少舫饰赵大川。
1965年2月,农历乙巳年:严凤英首演《江姐》
现代黄梅戏《江姐》在合肥江淮大戏院首演。乔志良导演,时白林作曲,严凤英饰江姐,王少舫饰莆志高,张云风饰沈养斋,潘霞云饰双枪老太婆。
1965年2月23日,农历乙巳年正月廿二日:四个江姐座谈会召开
由于大演现代戏,合肥先后有四台《江姐》演出。为了总结交流经验,《合肥晚报》社召开四个江姐座谈会,黄梅戏江姐扮演者严凤英,京剧江姐扮演者谢黛林,安徽省庐剧团的江姐扮演者鲍志远,合肥市庐剧团的江姐扮演者董桂兰,应邀畅谈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合肥晚报》发表了整版座谈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