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感动,看看这场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天津爆炸过去了两天,死伤人数仍然在攀升,救援持续在进行,调查结果依旧没有公布,但已有诸多迹象透露出这场悲剧并非偶然,先别急着感动,看看这场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危化品仓库居民区围绕
爆炸点附近居民区分布
爆炸点方圆3公里分布住宅小区数量多达十五个以上,万科海港城离爆炸点仅600米。这些居民区建筑多为高层板楼,居住密度极大,爆炸点周围1000米内,有超过5600户住户。
这些小区在爆炸中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坏,窗户玻璃全部震碎,门槛炸掉,天花板坠落等等,飞溅地玻璃碎片伤及住户,造成伤者众多。如今,这些小区大多已被封锁,爆炸深夜仓皇逃出家门的居民要么投奔亲戚,要么在安置点过夜。
而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行业标准,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边公共建筑应至少保持1000米的安全距离。
“100%选址合理”却无人知晓附近存在危化品
附近居民在安置点
瑞海物流中心危化品仓储项目兴建时间晚于万科等社区项目。
2013年5月,天津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为瑞海物流中心项目做了环评报告,该院发布的一份公示中提出,对公众发放调查130份,收回128份,调查结果表明,“百分之百的公众认为项目选址北疆港区内,选址合适”。
而万科称:2010年4月获取土地,当时周边为普通物流仓库,之后并未获悉它改造为危险品仓库的情况。
周边居民也表示:如果知道附近有危化品仓库,谁会买这里的房子?在该区域已工作5年,从未有人告知他附近存储有危化品。
100%选址合理的公共调查,疑点重重。政府被质疑既未做好规划工作,也未做好相关安全信息的披露工作。
存储危化品资质过期
爆炸点附近的集装箱
瑞海国际物流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许可经营项目为“在港区内从事仓储业务经营”,明确表示“危化品除外”。
2014年,该公司的许可经营项目做出变更,由“危化品除外”,改为“在港区内从事仓储业务经营(以津交港发[2014]59号批复第二项批准内容为准,有效期至2014年10月16日)”。
这份津交港59号的批复文件记者未在网上查到,据悉,文件中,港区明确瑞海国际具备存储危化品的资质。但即使按照这份文件,从事危化品仓储的有效期也只是到去年10月16日。
危化品仓储管理混乱
爆炸现场物品散落一地
据专家介绍,危化仓库的管理大多符合安全标准,货品分类放置,有严格规定的安全距离和码放高度,不会轻易出问题。
而瑞海国际的危化品堆放场所不符合危化仓库的标准,更像是危化品堆场,一般化工品与危化品码放在一起,边上还有汽车等机电产品。“品种太多太杂,外人根本无法辨认区分。堆场中的禁忌物料都在一起,要是出了状况,救了这个,又点着了那个,施救根本就没地方下手。即便是专业的救援的来了也只能听之任之。”
幸存员工:没有危化品培训
2012年公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跃进路堆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提示的风险包括:“拟建项目涉及的物料大多为危险、易燃物料,在物料运输、贮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但企业强调:“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的前提下,事故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公司环评报告的风险分析中称,“在发生火灾爆炸时,消防应急人员可及时抵达现场,迅速采用灭火措施,有效抑制有害物质的排放”,“不会对环境和周边人员产生显著影响”。
2014年3月5日,北疆海事局联合辖区公安、消防部门在该公司举办了剧毒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演练;2014年8月公安部门曾对该企业进行了多方面检查;2014年9月,东疆海事局对该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和评估,但评估结果并未公布。
瑞海公司的一位装卸工人表示:他在公司期间没有经过任何危化品培训。
危化品物流多头管理带来利益纠葛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化品物流行业的多头管理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它同时受到公安、交通、质检、环保、卫生以及工商、海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多头管理让企业左右为难,且部门之间的竞争会使企业与部门之间产生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