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宇-评价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 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墓畔哀歌》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石评梅
在党的早期历史上,有一位被称作“中国青年革命的健将”的活动家高君宇。他师从李大钊,是青年团的发起人之一,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在莫斯科亲耳聆听过列宁的教诲。他与才女石评梅圣洁又凄婉的爱情故事,佐证了周恩来那句“革命与爱情没有矛盾”的名言。
高君字逝世以后,《向导》、《中国青年》均发表悼念文章。中共北京区委干1925年3月2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追悼大会,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领导人送了花圈,沉痛追悼高君宇逝世。根据高君宇遗愿,遗体安葬在陶然亭。高君宇女友石评梅在墓碑题写了高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诗句:
我是宝剑,
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首诗形象概括了高君宇光辉短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