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03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15日

古龙的痛苦

发布时间:2010-09-16 17:23:0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

  10年前,我为古龙的《天涯明月刀》写过一首诗:

  人在天涯,天涯有明月;

  明月无心,我心即明月。

  2

  我坚信,痛苦也是一种基因,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一生的痛苦,古龙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他感觉到了自己生命在燃烧,燃烧得很快,他无法阻止这种过度的燃烧,于是他过早地燃烧完了生命最后的燃料。也许只有在天国,他才能有一份内心的安宁,留下《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的绝唱。

  因此,他始终处于一种惶恐与不安中,就象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他拼命地奔跑,却找不到命运的方向,这是古龙的悲哀。

  他需要一种解释,一种对生命的解释,正如我们大部分人一样。他陷入了深深的寂寞和痛苦之中。

  古龙在他的书中表达了他对寂寞的感悟,他如此写道:"你若经历过很多事,忽然发觉所有的事都已成了过去;你若得到过很多东西,忽然发觉那也全是一场空;到了夜深人静时,只剩下你一个人,。。。到了那时,你才会懂得什么叫寂寞。"

  "一个人和自己最知心的人相处时,往往会感到有种凄凉的寂寞。但那并不是真正的寂寞,也不是真正的凄凉。那只不过是对人生的一种奇异的感觉,一个人只有在已领受到最美的境界时,才会有这种感觉。"

  因此,他作出定论:"一个人若从未领略过这种意境,他的人生才真正是寂寞。人只有在自己感觉最幸福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奇异的惆怅。"

  古龙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寂寞,但他的痛苦却并不只是来源于他的寂寞。

  也许他一生都在寻找一个能拯救他的女人,这个女人必须与他相似,也许才能真正的理解他并主宰他。可惜他并没有找到,于是他疯狂地寻找,这种疯狂无疑表明了他自我的迷失和内心强烈的缺乏安全感。他寻找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自己的影子。

  于是,他沉迷酒色。他希望酒能麻醉他痛苦的神经,也希望能从女人那里找到命运的答案。最终,女人并没有能拯救他,反而使他更感觉到这个世界的迷茫,而酒精最后也夺去了他的生命。

  3

  古龙只好借助于他的笔。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把自己的影子遍布于他的作品中,进行碰撞与分析,以期找到某种答案,或是以这种方式呐喊,就象一只秋蝉,在进行生命最后的鸣叫----寂寞的鸣叫。

  有两部作品最能代表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和《天涯明月刀》。

  《天涯明月刀》中的《傅红雪》无疑是古龙作品中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个人,他坚强的外表下面有一颗脆弱的心。

  在这里,古龙把傅红雪当作自己来描写,他把傅红雪设计成一个跋子,代表了古龙残缺的个性;傅红雪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支撑他的只有两个字:仇恨,古龙在此把《仇恨》比喻成了他的《理想》,他渴望有一种理想能成为他活下去的理由,而他缺乏这种理想,也许,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缺乏的。

  古龙的这种渴望让他完成了他的巅峰之作《多情剑客无情剑》。

  不同的是,在这部作品里,他把自己描写成一正一邪的两个人物:李寻欢和上官金虹,他们代表了古龙的正反两面。

  李寻欢代表了古龙的理想,上官金虹代表了他的欲望。他的理想是迷茫的,寻欢,寻欢,他始终在寻找自己的快乐,却找不到快乐。而他的欲望却表现出强大的势力,目标明确而简单:权力和女人。

  最终,古龙让他的理想战胜了欲望,李寻欢的飞刀破了上官金虹的双环。那一战,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战,古龙并没有去描写任何决斗的细节,只是把两个人关在一个屋子里,然后李寻欢走了出来,他胜了。

  当李寻欢从小屋中走出来时,我感觉是古龙走了出来,刀剑的碰撞产生了思想的火花,就象一个痛苦的思想家经过内心的一番自我交战而豁然开朗。

  古龙不能不让李寻欢战胜上官金虹,他深知,没有包裹的欲望,就象那倒出油桶的汽油,不仅容易毁灭别人,也容易毁灭自己。

  古龙在表达一种愿望和观点:不论你对生命如何的困惑,不论你是多么的迷茫与痛苦,即使你还没有找到你人生的方向,你的人生也至少应该是积极的。。。

  4

  古龙痛苦的另一个源泉是女人,于他而言,女人就象鸦片,既爱又恨,弃而不舍。他对女人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如果女人是男人的另一半的话,古龙渴望从他的另一半身上找到自己的存在;而这种希望却又总是落空,于是他反过来也厌恶和否定女人。他在书中如此写道:"如果哪个男人认为自己很了解女人,那么最终吃女人亏的一定是这个男人。"

  他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安排了三个女人:林诗音,林仙儿,孙小红。

  林仙儿无疑是女人中的女人,她是古龙潜意识中原始的幻想与渴望,是一种可以接近死亡的毁灭,古龙感到了这种毁灭的可怕,于是,他让李寻欢从正面拒绝着林仙儿的诱惑,让上官金虹从反面享受林仙儿的诱惑。

  最后,古龙从正反两面击败了林仙儿,特别是让反面的上官金虹永远地把林仙儿踩在脚下,古龙在渴望一种征服的胜利。

  追求权力的女人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古龙把她的命运最终安排成一个人尽可夫的女人,一个所有的男人都敬而远之的不收费的高级妓女,古龙在此尽情地渲泄着他对女人的仇恨。

  如果林诗音代表了灵魂,那么林仙儿就代表了肉体,古龙在经历着身心分离的痛苦,他在渴望一种解脱,于是,他让孙小红来完成灵魂和肉体的结合。

  古龙一生都在幻望一个能拯救他的女人,一个象孙小红一样的女人,她最终解救了李寻欢----那是古龙的正面。

  在古龙临终前,只有他的第二任妻子陪着他,而以前与他相关的女人们却没有一个来看他。他游戏了女人们,而女人们也游戏了他,他是悲惨的。

  5

  古龙也是悲观的,他对未来和现实没有把握,他在书中如此写道:只有回忆才是真正永恒的,只有回忆中的甜蜜,才能永远保持。"

  我相信,古龙临终前一定明白了许多,明白了那些困绕了他一生的问题,但他已经没有时间把这些感想写下来。

  也许那些纷繁深遂的思想到头来也敌不过一种简单的感觉。古龙迷恋于这些纷繁的细节,就象一个孩子在摆弄自己心爱的玩具。。

  当我们理解了人生时我们已经没有了时间,而当年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却不理解人生。

  古龙倔强地对抗着他的寂寞,悲观与迷茫,他痛苦地挣扎,但他仍面带微笑,正象他在书中所写:"你若是还能笑,你的人生就还有希望。",就象外表刚强而内心脆弱的傅红雪。

  古龙的倔强使他常常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正如他书中的各个化身一样。他的痛苦激发出许多思想的火花,他希望这些火花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他反对颓废,所以如此写道:

  "痛苦使人清醒,只有在清醒中忍受痛苦的人,他的人格才值得尊敬"

  古龙的倔强所产生的旺盛生命力是有代价的,如果生命是一根蜡烛,他把这根蜡烛一分为二,让它们同时燃烧,虽然产生的亮度是别人的二倍,但生命的消耗速度也是别人的二倍。

  古龙不知道如何放松自己,调节自己,他无法停止他命运的车轮,他的人生就象一根崩紧的弦,越崩越紧,所产生的张力也越来越大,但最终把弦崩断,那一年,古龙47岁。

  6

  有时候,一个人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别人的肯定,古龙渴望这种肯定,于是,他化作了一只蝉,拼命地鸣叫,他想让所有的人都听见,听见他的存在。

  他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古龙一直在渴望一种外力,就象《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乱世一样,乱世能产生崇高的理想,古龙在渴望这种理想,所以,他把自己描写成了李寻欢。

  但这是一个缺乏理想的时代,这注定了古龙的悲哀与痛苦。

  古龙的痛苦也许也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普遍的痛苦。

  

(责任编辑:李昕)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