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缺失,人们只为利益奔波
现代人的紧张与压力大概是20多年前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人们有享受成果的轻松,反而让大家普遍陷入了焦虑之中。而教育的失败、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也让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逐渐丧失了信仰。当曾经的信仰面临消费社会与“理想”幻灭塌陷后,很多人陷入充满屈辱感的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信仰缺失,人们忙于生存,为利益而奔波,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还有谁能擎起理想的旗帜?不过是做梦罢了。
诗人纷纷下海、做公务员,诗人群体已经没落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九月》
诗人的群体虽然一直都没有消失,诗歌也没有真的绝迹,但是诗人的没落却是公认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他们有的办起了公司,有的开始了打工生涯,也有的做了公务员,还有的诗人进入大学做起了老师。诗人即使存在,也早已变成一份“兼职”,而诗歌,也已经变成饭后茶余不被重视的消遣物。如此看来,海子的死似乎更合适,如果他活到今天,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