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两努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02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14日

港名嘴冯两努猝死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0-10-07 11:34:3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本报讯 (记者林洪浩、任珊珊) 被称为从赤贫走向成功的营销奇才、“陌生拜访”之王的香港作家冯两努,前日下午在港出席“金融海啸”研讨会时晕倒,送医宣告不治。冯两努的商业思想曾风靡一时,并以励志演说深深影响广东一代青年。早在十多年前,他便在香港电视上开讲“三国”,独特风格曾引发珠三角地区“三国热”,魅力不输易中天。

  据介绍,10月11日下午2时30分,冯两努到香港理工大学聆听名为“美国金融海啸会否成为中国的黄金机会”的研讨会。研讨会其中一名讲者、浸大经济系教授曾澍基表示,研讨会接近尾声时发现冯两努突然昏迷,便立刻报警。冯被送入伊丽莎白医院急救后,被证实不治。警方初步调查后认为无可疑,将剖尸检验死因。

  43岁心脏痛养成跑步习惯

  终年55岁的冯两努上月接受媒体访问还曾表示,自己43岁时心脏痛,发现有高胆固醇,便养成跑步习惯,还参加马拉松比赛,顺利完成42公里长跑。而香港立法会金融服务界代表詹培忠向外界表示,数月前两人见面时,他精神不错,并不察觉对方身体有不适。

  市民回忆

  冯两努讲“三国”早过易中天

  听到冯两努不幸去世的消息,广州市民大叹遗憾。昨天,网友在百度冯两努吧纷纷发帖纪念这位凭借自修自励自强和“一双快腿,一张巧嘴”的奇才。

  荔湾区公务员彭小姐:

  冯两努和蔼可亲谆谆善导

  “我相信我们这一批30多岁的年轻人都会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香港亚视上曾播出《三国启示录》的栏目,主讲人就是冯两努先生。

  彭小姐认为,冯两努的电视形象非常和蔼可亲,讲的虽然是三国的内容,但结合现实中的生活,教人如何做人,深入浅出,谆谆善导,就算是中小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而他又特别将三国的历史与现代的商界结合起来,很多成年人也非常喜欢他的节目。

  “当年我以为冯先生应该有60岁以上,到现在至少也有70岁了吧,没想到他才55岁,真是英年早逝。虽然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想我们这一代人都会记住他的。”彭小姐说。

  广州媒体从业者张先生:

  冯两努是无数年轻人偶像

  “2001年央视推出百家讲坛,捧红了好几个文坛新星,像讲《三国》的易中天、讲《论语》的于丹等。对于内地观众而言,百家讲坛形式很新,但广东观众对此并无太强烈的新鲜感,因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亚视就推出冯两努的《三国启示录》,冯两努用他平易贴近的粤式评说,在珠三角地区掀起了最早的一轮三国热。”

  张先生回忆,当时自己正读中学,每天傍晚亚视播完六点钟新闻后就到《三国启示录》,由于这个节目也得到家长们的欣赏,所以每天父母与孩子一边吃晚饭一边看冯两努讲“三国”,像必修课一样。“冯两努所讲的‘三国’跟易中天的风格很不一样,他主要是将‘三国’的历史人物知识,与现代的生活、商界结合起来,极具平民化风格,但个中又透射出很深的人生道理。”

  张先生称,冯两努靠自己的奋斗,白手起家,既是一名出色的作家,又是一位商界奇才,他是无数有理想但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年轻人的偶像。

  身世传奇

  凭“两倍努力”成营销奇才知名作家

  冯两努的身世传奇,凭着自修自励自强和“一双快腿,一张巧嘴”闯荡世界。他1953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3岁丧父,先后在4个亲戚家寄养,生活困苦,直到14岁和母亲重逢才得以读书。自修预科后,他虽然完全不懂英语会话,却选择报考加拿大约克大学升学,并于1976年取得了学士学位。

  回港后,曾用名冯国喜、冯国辉的他投身保险业,改名“两努”以勉励自己付出双倍努力获得成功。他一反当时保险做熟人生意的做法,以“陌生拜访”式推销手法取得成功。其“每天要认识5个朋友,不是为了向他们拉保单,只是为了成为朋友”的经验至今被奉为推销界经典。

  冯两努也是一名著述颇勤的作家,出版的畅销书多达75本,多为个人营销经验和以中国历史、军事策略用于现代商战的书籍。1995年起为亚视主持《三国启示录》,《三国演义超智版》获选为1996年欣赏指数最高电视节目,收视影响更覆盖广东。

  1999年,冯两努运用三国智慧和“陌生拜访”手段击败劲敌,当选湾仔区议会议员。他曾组织“行路上广州”慈善活动,为内地失学儿童筹款15万元。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